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永顺县志

永顺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魏式曾、康赓修,李龙章纂。康赓,昆明人,曾任永顺县知县。李龙章,广东人,举人,曾任安仁县知县。永顺县志创修于雍正年间知县李瑾。乾隆十年(1745)知县王伯麟再修,五十八年(1793)知县黄德基三修。此志为续黄志而作。《永顺县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共八卷首末各一卷。首新志续修姓氏、凡例、绘图、总目。分为:卷一,诏谕、疆域志、建置志。卷二,学校志、武备志。卷三,典礼志。卷四,赋役志、职官志。卷五,选举志、人物志。卷六,风土志、艺文志。卷七,古文坪厅辑略。卷八,杂识,附录土司辑略、续修邑志跋、续易志稿跋。末为旧志序。永顺县境四面,逼处苗疆,此志于十八保分图及山水条下,逐处标识,精审可观。各门次序汇列不紊,甚合体裁。其订正旧志祀典,饶有卓见。杂识中之土司辑略,有关史实之要,堪资传言。② 三十六卷,民国胡履新等修,张孔修纂。张孔修,永顺县人。《永顺县志》民国十九年(1930)铅印本。此志除凡例外,别为目录说明,举其大纲细目而详释之,纤悉之处,有异前志。其所绘总图,测量经纬,以新法制之,分保各国,亦均开方计里,精湛夺目。其补旧志之漏者,则食货之贡献,艺文之著作金石,皆允当足称。又如职官之增法官、警察,学校之附教育、宗教,选举之列议员等,乃采用新章,洵通达时务之记述。移武备之铺递于地理,易诗词散见于各条,亦可谓折衷尽善。至观其搜采故实,一以正史为宗,复旁征博引,考据精确。体例严明,不泥古,不徇今,应推民国邑志中之佳作。

猜你喜欢

  • 堆垛求积术

    一卷。清董祐诚(详见《割图连比例图解》)撰。中算垛积术自沈括、秦九韶、杨辉、朱世杰等人工作,多有建树。清陈世仁《少广补遗》对此作了总结性工作,引起了不少中算家的研究兴趣。董祐诚《堆垛求积术》(1821

  • 四库全书辨正通俗文字

    一卷。此乃清乾隆朝诏修《四库全书》供缮录人取法的字样书。系用颜元孙《干禄字书》的体例,辨别正、俗、通三体书法,故以“辨正通俗文字”为名。分辨似、正讹及正帖通用三门。辨似以字之笔画多少为次,例如“匕”、

  • 孔圣全书

    三十五卷。明蔡复赏(生卒不详)撰。蔡复赏,明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孔圣全书》书前自题恩贡出身,南京户部修职郎,实误,此非明代官名。考序称书成后曾就正于同乡兵部侍郎姜廷颐,姜廷颐为明

  • 方氏左传评点

    二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方苞论学以宋儒为宗,说经皆推衍程朱之学,尤其致力于《春秋》和《三礼》,所著有《周官集注》、《周官析疑》、《春秋通论》、《春秋直解》等等。此书分上下二卷,不录经传全文

  • 郑氏丧服变除

    一卷。汉郑玄(详见《周易注》)撰,清马国翰辑。是编如父为长子,不徒跣,不歠粥,与戴德《丧服变除》相合。臣为君,不笄纚,不徒跣,与戴称笄纚不同。妻为夫妾为君,不徒跣,不极上衽,与戴称扱上衽异。子为父斩极

  • 枸橼轩诗钞

    二卷。《附词》一卷。清何桂珍撰。生卒年未详。何桂珍字梅因,湖南善化人。幼耽经史,明大义。少时著述颇富,可惜皆散佚。此诗共二卷。上卷光绪二年(1876)至十九年(1893)作。下卷光绪二十年(1894)

  • 金陵癸申事略

    一卷。清谢介鹤撰。介鹤生卒年不详,江苏常州人。他在咸丰三年(1853)曾任事于太平天国南京粮馆,参加了张继庚叛乱,逃出南京后,奉命编此书,以使清军了解太平军情况。书中记事起自咸丰三年二月二十七日(18

  • 赤雅

    三卷。明邝露撰。邝露,生卒年不详。字湛若。南海人。曾为诸生。以忤邑令,弃家走粤西。为瑶女云亸娘书记。熟悉当地山川、风土、仪物、著此书。书前有张沅序,薛案崇祯八年(1635)序。卷上,记土司及各部落的制

  • 制义科琐记

    四卷。清李调元(1743-?)撰。李调元,字羹堂、赞庵,号雨村、童山蠢翁,四川罗江县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任庶吉士、吏部主事。后得罪和珅,充军伊犁,旋获释归里。博览经史百家以及野史戏曲之书

  • 杂诫

    一卷。明方孝孺(1357-1402)撰。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正学,宁海(今浙江省宁海县)人,宋濂弟子,以文章、理学著名。建文中,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改文学博士。燕王篡位后,以不肯起草登极诏书被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