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永思斋文集

永思斋文集

六卷。明李日茂(约1601年前后在世)撰。李日茂,字文华,号培吾,河北青县人。生卒不详。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著有《永思斋文集》。此集共六卷,皆文而无诗。日茂为人刚正,故其为亦颇直切。其官御史时,有《谏三王并封疏》,今载集中,词颇为激直。而《明史》王锡爵传载当时争封议诸臣,只有赵志皋、张位、史孟麟、罗万化、岳元声、顾允成、张纳陛、陈泰来、于孔兼、李启美、曾凤仪、钟化民、项德祯、李腾芳等。独不及日茂之名,未详其故。至于《谏并封第二疏》,据其行状称撰稿未上。乃亦收入集中。集中第二、三卷内多为案牍之文,则颇为冗碎。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吴越顺存集、外集

    《正集》三卷,《外集》一卷,并清吴允嘉撰。吴允嘉字志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除本书外,尚著有《浮梁陶政志、景镇旧事》一书,记载景德镇瓷器。《吴越顺存集、外集》记载五代十国时吴越王

  • 春秋三传衷考

    十二卷。明施天遇撰。天遇字昌辰,武康(今浙江德清)人。该书是为备时文捃摭而作,以胡安国《春秋传》为去取标准,凡不合于胡传,则一概不录。故所录只有《三传》的事实,又杂引《诗》、《书》、《礼记》、《国语》

  • 逸亭易论

    无卷数。清徐继恩撰。继恩字世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号逸亭。此书共八篇,首篇为河图书,二篇为洛书说,三篇为先天八卦图说,四篇为后天八卦图说,五篇至七篇皆为卦序说,末篇为策数说。《易》论始于河图洛书之

  • 客座赘语

    十卷。明顾起元(1565-1628)撰。顾起元字太初(一作邻初),南京金吾卫人。万历二十六(1598)年进士,官南京国子监祭酒,累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乞休归。起元学通古今,孜孜不倦。年六十

  • 黄帝阴符经注解

    见朱熹《阴符经考异》。

  • 迷楼现

    不分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写一段隋时奇巧姻缘。情节大略是:武安郡公李浑遭其妻兄宇文述嫉恨,被告谋反,但检查无据。宇文述又诱使李浑之侄李敏妻出首,诬告李浑将奉李敏为帝。隋炀帝即诛李浑,又族其家。李浑之

  • 禹贡水道析疑

    二卷。清张履元撰。张履元字苏斋,安徽泾县人,岁贡生,官吴江县训导。此书卷首有石韫玉序和张履元自序,书名取自陶诗“疑义相与析”之意。本书以《孔传》和蔡沈《书集传》为主,参考胡渭《禹贡锥指》而成。张履元认

  • 絸斋诗谈

    八卷。清张谦宜(1639?-1720)撰。张谦宜,字稚松,号山农。胶州(今属山东)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少落拓,工诗歌,著有《絸斋诗选》、《絸斋诗谈》、《絸斋论文》等。《絸斋诗谈》前三卷为

  • 说文读若考

    八卷。近代叶德辉撰。参见《说文段注校三种》。此书将《说文》“读若”之字一一录出,加以考证,以发明古字通假之奥。所谓“读若”,包括“读如”、“读与某同”,是《说文》为字注音的术语。叶氏自序称:“一字之音

  • 一桂轩诗钞

    二卷。清李毓清撰。李毓清,生卒年不详,字秀英,广东阳山人,庠生李履和之女,贡生王驺之妻。清代诗人。工写诗词,善长书法。此书有道光四年(1824)海康丁宗洛刊本,又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入嫏嬛别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