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残本酹江集

残本酹江集

① 六卷。明孟称舜(详见《酹江集》十卷残本)编。《酹江集》原本三十卷,今存两种残本。一为十卷残本,存元、明杂剧十种。此集为六卷残本,存元、明杂剧六种,其中《狂鼓史》(十卷残本)题为《渔阳三弄》),《替父从军》、《真傀儡》、《鞭歌妓》四种与十卷残本并见。唯《燕青搏鱼》、《残唐再创》为此残本独存。孟称舜所撰的《残唐再创》与《盛明杂剧》所收之《英雄成败》,本为一剧,而两本人物的登场次序不尽相同。此残本还保留了《录鬼簿》的部分残叶,与通行本在“已死明公”和“方今明公”的归类上有不同之处。有明刊本。② 十卷。明孟称舜(约1644年前后在世)编。孟称舜字子若,又作子适,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崇祯诸生,工诗词,著有《婿红记》传奇和《孟叔子史发》、《人面桃花》等杂剧,编有《柳枝集》二十六卷。此集题孟称舜评点、刘启胤订正。本书为元、明人所撰杂剧的选集,共三十卷,所选皆为沉郁雄奇、激昂慷慨之作,取苏轼《念奴娇》:“一樽还酹江月”之句,命为集名,不同于以风情妍丽为主的《柳枝集》。书前载有所收杂剧的总目,共三十本,依次是,马致远三本:《汉宫秋》、《任风子》、《荐福碑》;白仁甫一本:《梧桐雨》;宫天挺一本:《范张鸡黍》;郑光祖一本:《王粲登楼》;关汉卿一本:《窦娥冤》;岳伯川一本:《铁拐李》;康进之一本:《李逵负荆》;高文秀一本:《谇范叔》;秦简夫一本:《东堂老》;纪君祥一本:《赵氏孤儿》;王实甫一本:《丽春堂》;李文蔚一本:《燕青搏鱼》;武汉臣一本:《老生儿》;罗贯中一本:《风云会》;孟汉卿一本:《魔合罗》;无名氏一本:《隔江斗智》。以上为元杂剧。以下为明杂剧,周宪王一本:《仗义疏财》;王九思一本:《沽酒游春》;康海一本:《中山狼》;冯惟敏一本:《不伏老》;梅鼎祚一本:《昆仑奴》;梁辰鱼一本:《红线女》;王衡一本:《郁轮袍》;徐渭二本:《渔阳三弄》、《替父从军》;无名氏一本:《真傀儡》;沈自徵一本:《鞭歌妓》;附孟称舜一本:《残唐再创》。此残卷仅存元人杂剧:《汉宫秋》、《任风子》、《荐福碑》、《范张鸡黍》、《风云会》、《魔合罗》等六本,明人杂剧《渔阳三弄》、《替父从军》、《真傀儡》、《鞭歌妓》等四本。此书对臧懋循《元曲选》所擅改的文句,据吴兴本均予以订正,并疏明所据。徐渭的二剧采自其改定本,与通行本间有异同。有明刊本。

猜你喜欢

  • 重修革象新书

    二卷。元赵友钦撰,明王祎(1322-1373)删定。王祎字子充,浙江义乌人。明初与宋濂同修《元史》,官翰林待制。有《大事记续编》《卮辞》《王忠文公集》等。王氏称《革象新书》芜冗鄙陋,便“为之纂次,削其

  • 龟溪集

    十二卷。宋沈与求(1086-1137)撰。沈与求,字必先,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县)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迁明州通判。上疏论执政,迁兵部员外郎。自劾以为言苟不当,不应得迁,乃除殿中侍御史。曾取古

  • 墨缘汇观录

    六卷。未著撰人姓氏,惟在其《自序》中题有“松泉老人”。而当时有“松泉老人”之称的不止一人,如乾隆时吏部尚书汪由敦有《松泉集》传世,江宾谷、安歧亦有是称。但其中只有天津的安歧精于鉴赏、收藏丰富,并且著有

  • 越缦堂骈体文

    四卷。附《散体文》一卷。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字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学识渊博,对史学功

  • 汉隶异同

    十二集。清甘扬声(生卒年不详)辑。扬声字实求,宝山(今属上海市)人。这是隶书异体字的汇编。依照《康熙字典》体例,按地支分为十二集,每集之内亦分作若干部,每部之内录汉碑中不同于今字楷体的隶书(仅与今字波

  • 易镜

    ①无卷数。清戴天章撰。戴天章字汉文,湖州人。该书仅有上经下经,只讲卜筮。其解释甚略,而且均杂有互变、纳甲、五行之说。盖言数而流于术,而且沿袭汉学徒有形式。《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② 十一卷。清何毓福撰

  • 吴仁杰离骚草木疏辨证

    四卷。清祝德麟(1742-1798)撰。祝德麟,字趾堂,号芷塘,海宁(今浙江海宁)人。十三岁补诸生,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湖广道御史等职。乾隆五十五年(1790)乞归,

  • 婺贤文轨

    四卷。《拾遗》一卷。明戚雄编。戚雄字世英,金华(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监察御使。戚雄以赵鹤所编《金华文统》弃取不当而编本书,乃取其乡先辈潘良贵、范浚、吕祖谦、陈亮、唐

  • 右编补

    十卷。明姚文蔚编。姚文蔚字养谷,钱塘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有《周易注会通》、《省括篇》。唐顺之编《右编》书未完,由刘日宁补而辑之但多有缺略。姚文蔚即取永乐中所修名臣奏议,拾其所遗,仍从奏议

  • 帝学

    八卷。宋范祖禹(1011-1098)撰。范祖禹字梦得,一字淳父,成都华阳(今四川双流)人。嘉祐进士,官至祐谏议大夫,礼部侍郎。雍熙三年(1070)参修《唐鉴》,费时十五年成书。史志有著录。是书元祐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