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此木轩经说汇编

此木轩经说汇编

六卷。清焦袁熹(详见《春秋阙如编》)撰。此书是袁熹读诸经注疏所作标识,其门人掇拾成编。包括《易》、《诗》、《书》、“三礼”、“三传”、《尔雅》十经。其中《书》三十四条,《周礼》十六条,《仪礼》一条,《公羊传》九条,《穀梁传》七条,皆属寥寥,实为五经。其说《易》,主义理,惟末列说卦传诸条推言卦象。说《诗》力排小序而兼主叶韵。说《礼记》不考礼制,只推言礼意。说《左传》有详有略,末附评语。《尔雅》颇有考证。总之,大概袁熹平时究心注疏,时有所得随笔记录,并非有意著书,所以其说往往涉及杂事或出现矛盾,而其门人又过遵师说而不敢擅改,遂一录而编之,末附《读朱子语类》一卷,更使此书杂乱无序,为例不纯。

猜你喜欢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八卷八十四回。题熊大木撰。熊大木字鳌峰,号钟谷子,建阳(今福建建阳)人,明嘉靖时人,生卒年与生平均不详。其主要事业是从事通俗小说的编著与刊行,除本书外,还著有《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南北两宋志传》等演

  • 北墅抱瓮录

    一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是书是高氏告老还乡后的著作。书前有康熙庚午(1690)年间自序一篇,主要内容为记载其别墅--“北墅”园中栽种的花卉树木的情况。“北墅”园中种植的花卉树木很多,

  • 清代官书记明台湾郑氏亡事

    四卷。撰著人姓名不详。该书原名《平定海寇方略》,系未刻稿本,民国初年在整理内阁大库档案时发现的。傅孟真因厌恶《平定海寇方略》之名,而改为现名(但在现名下,仍记有原名)的。本书所记的内容,正如朱希祖在《

  • 传砚斋丛书

    十种,二十六卷。清吴丙湘(详见《蛰园丛书》)编。丛书收江都著名学者焦循、徐石麒两家著作共十种。焦循为清代儒学大师,著述极多,遗稿多未刊刻,丛书收其《邗记》六卷、《红薇翠竹词》一卷、《仲轩词》一卷、《理

  • 历算全书

    六十二卷。梅文鼎(1633-1721)撰。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著书八十多种,主要成就在天文学、数学方面。是书汇集梅氏所著二十九种,言历者居前,言算者列后。内容大体可分三部分:一是历学理论

  • 饮雪轩诗集

    四卷。清杨泰亨(约1880前后在世)撰。杨泰亨号理庵,今浙江慈溪县人,生卒年不详。同治四年(1865)进士。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累至通奉大夫。杨泰亨工诗文,精书法。著有《饮雪轩诗集》、《饮雪轩笔记

  • 古文集成前集

    七十八卷。旧本题庐陵王霆震、亨福编。王霆震、亨福的生卒与履迹均不详。亦不著时代。观其标识名字,魏征作魏证,而宋人奏议于朝廷国家诸字皆空一格,盖南宋书肆本。卷端题新刊诸儒评点字。凡吕祖谦之《古文关键》,

  • 朴学斋诗集

    十卷。清林佶(1660-?)撰。林佶,字吉人,号鹿原,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林佶工于楷法,文师于汪琬,诗师于陈廷敬、王士祯。汪琬的《尧峰文抄》、陈廷敬的《午亭文编》,王士祯的《精华录》,均由其手书后雕

  • 颍上县志

    ①十四卷。清翟乃慎修,马履云、徐必达纂。翟乃慎,字敕庵,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丰台区)人,拔贡生,清顺治十二年来任颍上知县。马履云,邑人,官乾州知州。徐必达,官候选知县。颍上旧志,修于明万历三十九年,

  • 儒林宗派

    十六卷。清万斯同(详见《庙制图考》)撰。本书记孔子以下迄于明末儒家各派授受源流,各以时代为序,其上无师承后无弟子者,则列入附录。所列仅及人名、字号、师承与弟子,间有籍贯,而无事迹。自朱熹《伊洛渊源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