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校松江本急就篇

校松江本急就篇

一卷。近代王国维(1877-1927)撰。国维字静安,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清末秀才,师事罗振玉,曾任清华研究院教授。著述甚丰。有《殷墟书契考》、《流沙坠简考释》等六十二种;另外有关古代韵书、字书和史迹考证的短篇汇编为《观堂集林》和《观堂别集》。所谓松江本《急就篇》,即宋叶梦得所摹皇家章草《急就篇》,明正统四年(1439),杨政提点松江刑狱时得之,缺三百余字,补以仲温本,刊石松江府学,故有此称。是书以松江本为主,参以宋太宗御书本,日僧空海本,颜师古注本和王应麟补注本合校,定其得失。王氏认为,松江本出自皇象,宋太宗御书本出自钟繇,日僧空海本出自卫夫人或王羲之,颜师古注本则兼综各本,颜注行而魏晋以来旧本废,王应麟补注本出而唐宋旧本亦废。颜师古所见有钟繇、皇象、卫夫人、王羲之所书,崔浩、及刘芳所注,王应麟所见则惟皇象碑本。敦煌所出汉人隶书《急就》百余字,与皇象章次正同,皇本尚存先汉之旧;钟繇则有窜入之章。以文字言,则皇本屡经传摹,不能无讹;钟繇、颜师古二本,亦有改字。因此唯有合校方可恢复《急就篇》之原貌。王氏此较,颇为精审。是书见于《海宁王忠悫公遗书初集》、《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猜你喜欢

  • 平田诗话

    二卷。明管楫撰。管楫,字汝济,号平田,又号竹木山人,陕西咸宁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管楫巡抚山东,以治闻。因与严嵩相忤,辞疾家居二十年。管楫与薛惠、何景明、高叔嗣诸人相倡和,故其

  • 诗经存固

    八卷。明叶朝荣撰。朝荣字良时,福清(今属福建省)人,生卒年不详。隆庆元年(1567)进士,授九江府(今属江西省)通判,官至养利(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知州。著有《芝堂遗草》七卷,及《诗经存固》传于世

  • 春秋传注约编

    五十卷。清郑士范撰。士范字冶亭,陕西凤翔(今陕西凤翔)人,清道光壬午(1822)科解元,乙未大挑一等,签分贵州,补贵筑知县。士范解经纯主宋学,《春秋传注约编》全录宋人程颐、胡安国之说,又对其他家的注释

  • 石鼓文五种

    五卷。不著编辑者姓名。按石鼓文为唐初在天兴三畤原出土之十块鼓形石,上有籀文所刻四言诗,每块十首为一组,发现时已残缺不全。一般认为是叙述畋猎游乐生活之猎碣,而对其刻石年代则众说纷纭。唐后历代都有拓印、翻

  • 书影

    十卷。明末清初周亮工(1612-1672)撰。周亮工字元亮,一字缄斋,号栎园,学者称栎下先生,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明崇祯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明亡后,降清,官至福建按察使,康熙八年被劾革职,下狱。《

  • 论语音义

    一卷。唐陆德明(约550-630)撰。德明字元朗,以字行,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著有《经典释文》,为汉魏六朝以来群经音义总汇,是研究隋唐以前文字音韵及经籍版本的重要资料。已收入清修《四库全书》五

  • 产宝

    见《经效产宝》。

  • 岱南阁丛书

    二十种,一百六十三卷。清孙星衍(1753-1818)编辑。孙星衍字伯渊,一字渊如,号季述,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五十二年进士,曾任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后因病归里。初以文学著称,与洪亮吉、黄景仁

  • 双砚居词话

    一卷。清邓廷桢(1775-1846)撰。邓廷桢字嶰筠,江苏江宁(今南京市)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官至两广总督、闽浙总督,与林则徐一起禁烟,共同抗击英军,颇著声名。邓廷桢博通文字音韵,工于诗词,

  • 国文法教科书

    一卷。近代傅熊湘(生卒年不详)撰。熊湘字君剑,号钝庵,湖南醴陵人。曾任湖南省政府秘书,湖南图书馆馆长。傅氏认为《马氏文通》卷帙繁重,不适教授之用,遂删繁择要而成此编。立说皆依马氏,略无修正,偶有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