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柳枝集

柳枝集

二十六卷。明孟称舜(详见《酹江集》十卷残本)编。此集题孟称舜评点、潘可传订正。收元、明人杂剧二十六种,其内容多写爱情故事。风格以“婉丽”者为主,取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句意,名为《柳枝集》。其中元人杂剧十六种,明初人杂剧七种,编者自著三种。元杂剧为郑德辉二本:《倩女离魂》、《翰木枫云》,马致远一本:《青衫泪》;乔吉三本:《两世姻缘》、《扬州梦》、《金钱记》;关汉卿二本:《玉镜台》、《金钱池》;白仁甫一本:《墙头马上》;杨显之一本:《潇湘雨》;张寿卿一本:《红梨花》;李好古一本:《张生煮海》;吴昌龄一本:《猪八戒》(实为杨纳《西游记》杂剧的第四本);石子章一本:《竹坞听琴》;尚仲贤一本:《柳毅传书》;无名氏一本:《度柳翠》。明杂剧为王子一一本:《误入桃源》;谷子敬一本:《城南柳》;贾仲明二本:《对玉核》、《萧淑兰》;周宪王(朱有燉)三本:《小桃红》、《庆朔堂》、《牡丹仙》;孟称舜三种为《眼儿媚》、《桃源三访》、《花前一笑》。此集以臧懋循的《元曲选》为底本,斟酌他本加以改定。凡所更动之处,多于上方出以批注,说明取舍的始末。臧懋循的擅自增改,可借此书的疏注得以证明;各本的优劣之处,亦可借此疏注得以知晓;孟称舜润色的缘由亦自可见。本书的价值在于保存了一些元、明杂剧的本来面目,可资借鉴。但也偶有因袭《元曲选》而导致错误的,有的评论亦有偏颇之处。本书中的《误入桃源》和《对玉梳》的第一折已残缺,有的亦间有残页,可知本书也是残本。有明刊本。

猜你喜欢

  • 庄定山集

    十卷。明庄咏(1436-1498)撰。庄咏字孔阳,江苏省江浦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历翰林检讨,因不奉诏作《鳌山诗》,与章懋、黄仲昭同谪,曾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学者称定山先生。官至南京吏部郎中,罢

  • 南雪斋藏真

    十二卷。清武元蕙辑。武元蕙字保恒,号俪荃。所收书从晋代至明代。以十二地支标十二卷。始刻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咸丰三年(1853)而成。子集有陆机《平复帖》、《兰亭序》残本、唐人写经,为唐僧法藏

  • 金刚经颂

    一卷。梁代傅翕(生卒年不详)撰。傅翕生平事迹不甚详。此《金刚经颂》旧时无单行本,只见于宋杨圭辑金刚经十七家注和明会凤仪金刚经宗通所引。此经颂是唐敦煌写经卷本。有五言颂四十九篇,每篇八句。唯般若颂十六句

  • 测圆海镜

    十二卷。元李冶(1192-1279)撰。李冶,原名李治,字仁卿,号敬斋,真定栾城(今河北栾城县)人。李遹次子。少时于元氏(今河北元氏县)求学。金正大七年(1230)词赋进士,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

  • 箐庵遗稿

    一卷。清汪筠(约1644-1689间在世)撰。汪筠,字禹次,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为汪琬长子。少补吴江学诸生。三十二时患病咯血而死。汪琬得其遗诗数首,为刊附于汪氏家传集后,名为《箐庵遗稿

  • 合肥县志

    ①二卷,明胡时化修,魏豫之等纂。胡时化,原名胡权,字龙汇,浙江余姚人,进士,明隆庆五年(1571)来任合肥县知县。魏豫之,合肥县儒学教谕。郡守张大忠,欲更新郡志,下檄诸邑,采撷故典。时合肥县知县胡时化

  • 格致镜原

    一百卷。清陈元龙(1652~1736)编撰。陈元龙字广陵,号乾斋。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授编修。曾任广西巡抚。在粤七年,史畏民怀。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卒谥文简。工于诗文,著有《爱日堂

  • 罗提督事实

    一卷。编者不详。传主罗逢元字旋吉,清末叶湖南湘潭人,武生。与太平天国军作战勇猛,累功擢至提督。该书包括行状、国史列传、通态列传、县志列传、表墓、墓铭、志思碑、翰飞楼记以及家世出身事迹战功清单等。现存有

  • 矫亭存稿

    十八卷。《续稿》八卷。明方鹏(约1521前后在世)撰。方鹏生平详见《昆山人物志》(辞目)。是书为方鹏弟方凤所编,有嘉靖间刻本。凡十八卷。前有嘉靖十年(1531)吴仕序,末有嘉靖十四年(1535)方凤跋

  • 音同义异辨

    一卷。清毕沅撰。参见《说文解字旧音》。是书把《说文》中本为一字(即异体字),经典或世俗别为二义的字汇为一编,本着许慎据形著训的原则加以考辨。例如:“求”“裘”、“裳”“常”、“祀”“禩”、“祐”“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