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来益堂帖

来益堂帖

四卷。清叶长芷(生卒年不详)刻。叶长芷,字兰葊,生平里贯不详。此帖摹勒于康熙时代,卷首有“来益堂帖”四个篆字。共有四卷,其第一卷为钟繇的《荐季直表》、《宣示表》、《戎路表》、《力命表》,以及王羲之的《黄庭经》等;第二卷为王羲之所临钟繇书迹的《丙舍帖》,顾恺之的《女史箴》,裴耀卿的《贺平契丹表》,王羲之的《东方朔画像赞》和《曹娥碑》,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和《黄庭内景经》,欧阳询的《心经》,褚遂良的《阴符经》等;第三卷有徐峤之帖,黄庭坚、苏轼、米芾、蔡襄、赵孟頫分别存帖;第四卷有《多宝塔铭》,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王铎诸家俱存书其中,另外尚有篆书《爱莲记》、隶书《桃李园序》等。该帖虽然题写历代大书家的姓名,但笔势、风格则出于一人之手,只是形体稍为改变,盖为叶氏一人之临书。钩摹古帖贵在笔肖其形神,临书则不必拘泥于形似,贵在熔铸古法,自成体格。该帖属临书之列,只宜称其先世遗迹,有人称其为学书者之楷模,实属过誉之词。有清闽叶氏本。

猜你喜欢

  • 春秋心印

    十四卷。明郑銶撰。郑銶,上海(今上海市)人。万历中由贡生任青田县训导。该书取宋人林尧叟《春秋句解》中所作的提要,推广其门目,按类摘取《春秋》经传文字,疏列于下,并杂引诸儒之说,断以己意。卷首列有《春秋

  • 咫学读经记略

    一卷。清末杨澄鉴撰。澄鉴字伯衡,安徽省桐城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多能自立新说,阐述经意于文字训诂之夕下。如推阐张惠言《易》合《周礼》之义,根据《易》家来征《周礼》。谓《礼记·月令》本于《吕氏春

  • 榕堂续录

    四卷。清代蒋超伯(生卒年不详)撰。因成书时作者堂后有巨大榕树,所以命名为《榕堂续录》。此书属于札记类,主要是摘录经史诸家之书的有关内容,中间夹有作者的考证,如“山亭乡侯事为蒋家故实”等考证。全书议论平

  • 张果阴符经注

    见《黄帝阴符经注》。

  • 论语颜氏说

    一卷。刘宋颜延之(384-456)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延之字延年。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南朝宋文学家。与谢灵运、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今有《颜光禄集》辑本。子、史、志都未言及颜注《论语》。只皇疏

  • 诗经字考

    二卷。清代吴东发(1747-1803)撰。吴东发字侃叔,号耕庐,又号芸父,海盐(今浙江省海盐县)人,诸生。东发潜心经术,深于《尚书》,亦工书画,尤好金石文字。尝从钱大昕游,书室名“遵道堂”。诗文奇古,

  • 急就章考异

    ①一卷。清孙星衍(1753-1818)撰。星衍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人,经学家,其生平著述,详见《周易集解》。是书以法帖中绍圣三年勒石本为底本,把颜师古注本、黄庭坚校本、李焘刊本、朱熹刊本、王应麟

  • 事编内篇

    六卷。明孙慎行(1564-1635)撰。孙慎行字闻斯,号淇澳,武进(今属江苏)人。学者。万历进士,授编修。累擢礼部右侍郎。天启初召擢礼部尚书,后托病归。《明史》本传称其“操行峻洁,为一时缙绅冠”。有《

  • 藏书

    六十八卷。明李贽撰。李贽事迹详见《九正易因》。是书记述战国至元史事,纪传体裁,纪传之中,又各立名目。前有自序曰:“前三代吾均勿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

  • 谈薮

    一卷。旧本题宋庞元英(详见《文昌杂录》)撰。此书《宋史·艺文志》及诸家书目俱不载,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让》考:此书记南宋宁宗、理宗两朝事,而庞元英是北宋神宗元丰中人,作者之伪不言自明,大概是明代人假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