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

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

十一卷。清康有为(1859-1927)撰。康有为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门生尊为南海先生。近代著名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他自幼受理学熏陶,青年时从学于广东名儒朱九江,深受“特重气节而主济人经世”及“扫去汉宋之门户而归宗于孔子”的治学态度的影响。他“日有新思”,独好陆、王心学,以陆、王反对程、朱,“舍弃考据帖括之学,专意养心”,“以经营天下为志”。并涉猎西学,“知西人治国有法度”(《康南海自编年谱》)。儒学与西学是康有为的维新理论和哲学思想的源泉。1888年,上书极言时局,请求变法。1891-1895年,主讲于广州万木草堂,宗旨是“以孔学、佛学、宋明学(陆王心学)为体,以史学、西学为用”(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在此期间,结识今文经学家廖平,从廖平的《知圣篇》、《辟刘篇》中受到启发,先后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认为东汉以来的古文经皆刘歆为王莽纂汉而伪造,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他还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并阐发今文学“通三疏”、“张三世”的学说,形成了变法维新的理论体系。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后来又立学会,创报刊,为变法进行宣传、组织工作。1898年,在光绪的支持下,发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亡命日本。后来成立保皇党,反对革命,坚持改良。辛亥革命后,积极从事尊孔复古活动,为复辟帝制效力。1927年病逝于青岛。主要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书》、《礼运注》、《康南海先生诗集》等。《春秋笔削大义微言》十一卷,康有为自认为“悟笔削微言大义于二千载之下”,推求《公羊》《穀梁》二传及董仲舒、何休“口说”,认为《春秋》在义不在事与文,《春秋》的大义是以口说,而不以文字传授。《春秋》口说的大义由《公羊》《穀梁》二传传授。《公羊》《穀梁》二传以大义依附于《春秋》经文,有同经同义、同经异义、异经同义等不同情况,如果舍去经文而传大义,则《公羊》《穀梁》二传的口说都是一样的。《春秋》口说,《公羊《穀梁》二传只传授其大义,至于其中的不同寻常的微言,则由董仲舒、何休的遗说中可以考求。而董仲舒、何休所传的口说,又与《穀梁传》及刘向的学说全合。《春秋》有未经孔子笔削的鲁史《春秋》,以及经过孔子笔削的《春秋》。于是他认为《春秋》有四本:一为鲁史原文,二为孔子笔削,三为孔子口说的《春秋》义,四为孔子口说的《春秋》微言。他把《春秋》经文分为三类:一为鲁史原文,二为孔子笔削之稿,三为现在的《春秋》经。有的是孔子因袭鲁史原文,有的是原文所无而由孔子增入,都分别标明。在卷首例言中他说孔经大义微言,只取《公羊》《穀梁》二传,不引后儒向壁虚构之说。实际上康有为该书立说即多主观臆说。该书有民国六年(1927)刊本。

猜你喜欢

  • 心泉集

    二十五卷。明何源(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何源,字仲深,号心泉,江西广昌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谥靖惠。何源为吏部文选司主事时,张居正以亲故托之,拒不应。缘是引疾归。及为南

  • 吴菘圃年谱

    一卷。清吴璥(1747-1822)自述。吴璥字式如,号菘圃,浙江钱塘人(今余杭)。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士,历任编修,侍讲学士,河南布政使、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江南河道总督,刑部、吏部尚书,协办

  • 栟榈集

    十六卷。宋邓肃(1091-1132)撰。邓肃,字志宏,号栟榈,南剑沙县(今福建沙县)人。少警敏能文,善谈论。李纲见而奇之,相唱和,为忘年交。入太学时,曾上诗十首,备述花石纲劳民伤财,不得民心。其中有“

  • 林全子集

    四十卷。明林兆恩(生卒年不详)撰。林兆恩字懋勋,号龙江,又号子谷子,又称三教先生,莆田(属福建省)人。兆恩博学有文采,能以艮背之法治病。生平立说,欲合三教为一。著有《林全子集》等。此书是林兆恩的门人涂

  • 居士传

    五十六卷。清代知归子(生卒年不详)撰。知归子,是彭绍升亦称彭际清之法号。该书收集从后汉到清康熙年间在家奉佛的人士(男性)三百一十二人的传记,编成列传体裁的专传或合传五十五篇,成为记载历代居士比较完备的

  • 韩文杜律

    二卷。明郭正域(1554-1612)编。郭正域字美命,号明龙,江夏(湖北武汉)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编修,官累礼部侍郎。著有《批点考工记》。是编选录韩愈文一卷,杜甫七言律诗一卷,各为之评点

  • 周易互体卦变考

    一卷。清任云倬撰。此书分旁通、反复、上下易三项,对易象中的互体、卦变及阴阳消息、当位不当位等都条分件系,并证之以卦爻进行疏证。按旁通义例,本出自虞翻,并非六十四卦都可以旁通。上下易和反复,也不能同旁通

  • 夙兴语

    一卷。清甘京(生卒年不详)撰。甘京字健齐,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与同邑封浚、曾日部、危龙光、汤其仁、黄熙等人,时称“程山六君子”。著有《轴园稿》十卷。是书把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说成是永恒的天理,是人性固

  • 杨子折衷

    六卷。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此书是为剖析杨简的心学而作。宋代的儒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诸弟子中以杨简最得其真传。杨简推行陆九渊之说变本加厉,逐至全入于禅。他在所著《慈湖遗书》中认为,心是万物万

  • 临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杨飞熊修,崔鹤龄、李思豫纂。杨飞熊字渭符,号璜溪,江苏淮安县人,出身举人,曾充内廷教习,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临县知县。崔鹤龄,邑人,候补内阁中书。临县自古以来为征战之地,明末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