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传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

六十卷。唐孔颖达(详见《周易正义》)撰。唐太宗贞观初年,敕令颜师古正定五经文字,后“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五经正义》原名为《五经义赞》,太宗诏改为《正义》。其初稿完成于贞观十二年(638),后由博士马嘉运“驳正其说”。贞观十六年,马嘉运审读完毕,又经孔颖达等人修改而告完成。至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再次审定后颁于天下,“每年明经令以此考试”,从此成为学校和科举考试的法定教材。《春秋左传正义》即其中之一。虽题为孔颖达撰,但实际撰稿人是谷那律、杨士勋、朱长才,马嘉运、王德昭、苏德融、随德素参与修订。据孔颖达《序》,此书乃以隋刘炫《春秋左传述义》为本,并参以沈文阿之说,“若两义俱违,则特申短见。”此书本着“疏不破注”之原则,列举古代典籍以证杜注。如《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为颖谷封人”。杜注:“封人,典封疆者。”极为简约。此书则云:“《周礼》:‘封人掌为畿封而树之’。郑玄云:‘畿上有树,若今时界也。’天子封人,职典封疆,知诸侯封人亦然也。《传》言祭足为祭封人、宋高裒为萧封人,《论语》有仪封人,此言颖谷封人,皆以地名封人。盖封人职典封疆,居在边邑,颖谷、仪、祭皆是国之边邑也。”论证确凿而不烦琐,即此书之特色。孔氏虽号为“杜氏忠臣”,然于异说亦较宽容,时有取之。如《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杜注以为雉长三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孔疏引《周礼》、《公羊》、何休、许慎等诸家异说,按而不断,委婉指出杜注只是采贾、马、郑、王之旧说,未可视为定论。正由于此,汉代至六朝之旧注旧疏才赖此书以保存。但是,名物训诂虽可宽容,然于《春秋》义理,则唯杜是从,诸家若与杜氏不合,即予驳正。其《序》云:刘炫“又意在矜伐,性好非毁,规杜氏之失,凡一百五十余条。司杜又而攻杜氏,犹蠹生于木而延食其木,非理也。”清代学者因不满杜注,攻驳之语兼及孔疏。皮锡瑞《经学历史》批评孔疏党同伐异云:“案《左氏正议》,虽详亦略,尽弃贾、服旧解、专宗杜氏一家。刘炫规杜,多中杜失,乃驳刘申杜,强为饰说。”其论切中孔疏之弊。现存宋淳化元年官本、庆元六年绍兴府刻宋元递修本、庆元吴兴沈中宾刊本、宋刘叔刚刻本、元刻明修本、明嘉靖李元阳刻本、《四部丛刊续编》本、《四部备要》本,通行本是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

猜你喜欢

  • 倚云阁诗集

    一卷。清汪灏(约1700年前后在世)撰。汪灏,字文漪,一字天泉,山东临清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后至贵州巡抚。处事明决,为部下尊崇。以督修河工积劳成疾而死

  • 近体乐府

    一卷。宋周必大(1126-1204)撰。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授徽州司户参军,淳熙年间累官至右丞相。有《玉堂杂记》,已著录。此编共

  • 周易郁溪记

    十四卷。清郁文初撰。郁文初号郁溪,蕲州人。官至肇庆府知府。此书为河间贾棠所刊。凡总论一卷,上下经九卷,《系辞上传》三卷,而《系辞下传》至《杂卦传》则都标为“卷下”以统之,不再分析卷目。此系编次者失误。

  • 钞票论

    一卷。清许楣撰。许楣(1797-1870),浙江海宁州人。许梿之弟。道光进士,官户部主事。是书论述共有八条,第一条为不能以千万之银易一束之纸,第二条为银可以易钞、钞不可以易银,谁复肯以现钱易虚纸,第三

  • 四书遵朱会通

    不分卷。清杨廷芝撰。杨廷芝字仁圃,山东蓬莱(今山东蓬莱)人。是书题云“遵朱会通”,大旨详于自序。廷芝以为朱子教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故《宪问》篇“不患”章尝四见,而注云,凡指同而文不

  • 江村销夏录

    三卷。清高士奇(生平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此书是高士奇告归平湖之日,以所见法书名画,考其源流,记其绢素长短广狭,后人题跋图记等,一一记载而成此书。其体例很象《铁网珊瑚》和《清河书画舫》,稍有不同的

  • 铜弦词

    二卷。清蒋士铨(1725-1785)撰。蒋士铨字心余,一字苕生,号清容,又号藏园,江西铅山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曾授翰林院编修,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不久以养母乞归。此后又一度入都补官记名御史

  • 骆文忠公年谱

    一卷。清骆秉章(1793-1867)自述。秉章字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任湖南巡抚,曾固守长沙,全力支持曾国藩编练湘军,出兵镇压贵州苗民和号军起义。后

  • 陔余丛考

    四十三卷。清赵翼(1727-1814)(详见《二十二史札记》撰。此书为作者从黔西罢官以后的读书札记,过了十余年,方始刊行,因为是“循陔”时所辑,故名为《陔余丛考》。全书不分门目,编次先后则以类相从。第

  • 郭东山文集

    七卷。《诗集》二卷。明郭文周(约1556前后在世)撰。郭文周,字景复,号东山,福建福安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历中书舍人,改官监察御史,巡按广东,擢顺天府丞。因忤严嵩致仕归。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