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明赵枢生(生卒年不详)撰。赵枢生,字彦材,太仓(今属江苏省太仓县)人。撰有《含玄子》十二卷。《含玄子》,又作《含元子》(清人避玄子讳,故玄作元)。此书仿《庄子》体例,分内、外、余三篇。其内篇含
一卷。敦煌写本残卷。魏王弼撰。王弼《周易》注共七卷,前目已著录。此写本藏于法国巴黎国会图书馆,编号为2619号。内容自兑之彖辞“刚中而柔外”止于中孚之象辞“君子以议狱缓死”。据考证,此本为唐贞观之后所
二卷。清惠栋撰。此书对于古文孔传主异义。比如“平章百姓”一条,《尚书大传》作“辩章”,《史记》作“便章”;而下文“平秩”中的“平”字,《大传》作“便”,郑玄也作“便”,“便”与“辨”同音。然而《毛诗》
五卷。清郝惟讷撰。郝惟讷字敏公,一字端甫,霸州(今河北省霸县)人。顺治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后升任吏部尚书职。郝惟讷在官场几近四十余年,九列之中他历任其八;六卿中历其五,其中在工部四年,为冢宰达九年。此
二十九卷。明徐学谟(1521-1593)撰。学谟初名学诗,字思重,改字叔明,号太宝山人。上海嘉定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授兵科主事,改中书舍人。后擢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著有《归有田稿》、《
十五卷 清俞正燮(1775-1840)撰。俞正燮《癸巳类稿》与本书体例、内容性质大致相同,原共三十卷,为缮写方便,分《癸巳类稿》与《癸巳存稿》两次刊刻,卷数均为十五卷。此书也是考据学笔记。卷一、二为经
见《尚论篇》。
六十五卷。清曹寅(1658-1712)编。曹寅字子清,一字楝亭,号荔轩。祖籍蒙古汉军正白旗,原籍丰润(今属河北),世居沈阳。官江宁织造通政史,并视两准盐政。因其父尝于家门外种植楝树数株,绿荫可爱,便建
十二卷。清王又朴(1681-1760)撰。王又朴字介山,直隶天津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官至池州、徽州知府。此编经传次序,均依王弼旧本,而冠以读《易》的方法,后面附有各家杂论。王氏幼读朱熹《周易
三卷。清杨屾(生卒年不详)撰。杨屾,字双山,兴平(今陕西兴平县)人,平生从未出仕。杨屾从《诗经·豳风》中的诗出发,认为陕西一带古时曾养过蚕,顽固坚持陕西气候条件不适合养蚕的看法是错误的。杨屾为了求得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