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经图释

易经图释

十二卷。明刘定之(1409-1469)撰。定之字主敬,号呆斋,谥文安,江西,永新人。正统六年(1436)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明史》有传。该书用古本,以上下经及十翼分为十卷,但其中《象传》则以《大象》为《象传上》、《小象》为《象传下》,与古本小异。他认为“象”分大小,犹“雅”分大小,出于孔子所定。卷首列“先天”、“后天”诸图,大体与《本义》相同,只是不列河图、洛书,大概因为他的学说皆由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互推,不太用奇偶方位之故。他在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图下注云:“此图二经十传,皆无明文可见。”又图末总注云:“以上诸图,昔者学易之家失其传,而异端方士秘藏焉。邵子始复取归于《易》。程子与之同时,而于《易传》向置之不论,岂未尝得见此于邵子欤?,,则虽坚主陈抟之学,而亦微觉其未安矣。上经、下经每卦六爻,各总为一图,都用俪偶之辞概括爻义,左右上下,以次排列,而用墨线分合交贯,很象坊本讲章的节旨。《彖传》则上经、下经各为一总图,横排六十四卦,而用卦德、卦象、卦体、卦变直列四格,再把经文分隶之,就象史家的年表。《大象》以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为纲,以经文相类者分配其下;《小象》则似一个等韵图谱,以三百八十四爻为经,四声十九部为纬。这些东西与经义关系都不很大。《文言》、《系辞》则或一节为一图,或总括数节为一图,各标其语脉相连之处。《说卦传》前几节,仍以先天、后天诸说作图;其取象诸节,另作一表,经以八卦,纬以天象、地法、人身、物类、草木、鸟兽六格,填列传文,也毫无取义。《序卦》只有反对一图,《杂卦》不为图,也不置一语。因为该书大旨在标示六爻之义,其余都是杂凑足卷、蔓衍成书。《四库总目》入存目。有《刘文安公全集》刻本。

猜你喜欢

  • 云栖纪事

    一卷。不著撰人。此编不著撰者,经稽考,当成于寺僧宏熹之辈。云栖开山于宋初的志逢,至明代为莲池大师的道场,世称名山胜地。清初,康熙、乾隆皇帝南巡至此。嘉庆间不慎失火,后发币兴修。咸丰间兵燹载经,寺无完址

  • 集钟鼎古文韵选

    五卷。明释道泰(生卒年不详)撰。道泰字来峰,泰州(今属江苏)人。此书分韵集钟鼎古文。秦权、汉鉴与三代之文并载之,所收颇杂,殊乖条贯。而且连《滕公石椁铭》之类的伪迹也收集在内;钩摹全非其本状,大都失真。

  • 农学初级

    一卷。英国旦尔恒理(生卒年不详)撰,英国秀耀春口译,清范熙庸笔述。旦尔恒理生平不详。《农学初级》共十章,分为土壤、植物、肥料、耕法、轮种、畜类等目。《农学初级》于1878年出版,秀耀春、范熙庸开始翻译

  • 快雪堂漫录

    一卷。明冯梦祯(1548-1595)撰。冯梦祯,字开之,秀水人。累官南京国子监祭酒。著有《历代贡举志》、《快雪堂集》等。《快雪堂漫录》是陆恒奇晋斋所刻。记的都是异事见闻。其中谈神怪的十分之三的篇幅,谈

  • 心书

    一卷。旧本题汉诸葛亮撰。然考宋以前诸家书目均不见著录,明焦竑《国史经籍志》卷四兵家类著录“孔明《心书》一卷。”其书晚出之证明矣。或云陶宗仪《说郛》作《新书》,至明弘治间关西刘让锓之于木,始改名曰《心书

  • 四书解细论

    不分卷。清李荣陛撰。荣陛字奠基,江西万载(今江西万载)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是书因辛廷芝《四书解》而作。廷芝号畹堂,与荣陛同邑友好。廷芝把所著《四书解》寄荣陛商榷。荣陛因为此书。曰细论,乃

  • 禹贡班义述

    三卷。清成孺撰。焦循《禹贡郑注释》是以《汉书·地理志》和郑注互相参证,而不是以班固之义为主,成孺因此特撰此《禹贡班义述》一书,全部根据《汉书·地理志》来考究《禹贡》山水。在本书自序中成孺说:“《志》推

  • 新都县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张奉书纂修。张奉书,江苏人,曾任新都县知县。新都县旧无志,乾隆初陈铦肇修,然草创未及授梓。嘉庆年间亦曾纂修志书一部,然仓促盈帙,以应檄取,实可谓漏脱讹夺之作。张奉书任县令后,旁搜博采

  • 历年城守记 伪官据城记

    各一卷。清王度撰。王度生卒年月及事迹不详。《历年城守记》述泰安依岱作城,明正德年间刘六、刘七暴动破城之役后,百有余年无战事。崇祯十四年(1641)间,“土寇”阎松亭纠众数千人攻城,又有史东明聚众十余万

  • 潜村医案 临证指南

    《潜村医案》二卷,《临证指南》二卷。清杨乘六(生平事迹详见《己任编》)撰。杨氏论医最为推重高斗魁、吕留良二人,受张介宾、赵献可影响颇深。于乾隆十年(1745)撰成此书。书中载临证验案四十则,约二万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