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参

易参

五卷。明钱彭曾撰。彭曾号觉龛,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此书用注疏本,没有载经文,只标明每节题目。首为图说,方圆黑白均是易外枝节,但从宋代以来,犹有所受。又旁及历法、推步、奇门、九宫、干支、纳音,虽不得汉儒本法,但其说仍有所传。又广而推及五岳地形,禹贡水道、堪舆、律吕、井田、兵法、道家、佛象、选择六壬,特别泛滥杂乱,无所纪极。然而五脏六腑也与阴阳相配,能说《易》是为医而作?方卦圆棋也与奇偶相合,能说《易》为棋而作?至于他作的诠释则更与图毫无牵涉,仍然是摘章琢句,循文推衍,偶尔出点新意,但又往往错乱悖理。例如,说乾是四月之卦,犹未分龙,雨未分时,故称“潜龙”。坤卦“履霜坚冰”是对忠臣孝子而言,初发一念是“履霜”,历久不变是“坚冰”。《四库全书总目》曾据浙江巡抚采进本存目。

猜你喜欢

  • 海山仙馆丛书

    五十六种,四百九十二卷。清潘仕诚编。潘仕诚字德畬,广乐番禺人。官至兵部郎中。丛书刊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仿《知不足斋丛书》体例,板式亦相同。书前凡例曰“但择前贤遗编,足资身心学问,而坊肆元传本者

  • 心易溯源

    二十四卷。清谢若潮撰。谢若潮字慕韩,福建龙岩人。光绪丁丑(1877)进士,官至知府。此书第一至第九卷解上下经,第十至第十二卷解上下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第十三至第二十四卷为原筮、原象、原卦、原图书及

  • 释名校议

    一卷。清吴翊寅撰。翊寅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是书据毕沅本及顾广圻校本,剖析源流,比较异同,并参校群书所引《释名》逸文,评论得失,辨正今本讹误。有光绪年间广雅书局刊本。

  • 紫石泉山房集

    十五卷,清吴定(1743-1809)撰。吴定,字殿麟,又字淡泉,歙县(今安徽芜湖)人。仕途不畅。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时五十三岁。曾与姚鼐师事桐城古文大家刘大櫆,举贤良方正,授六品衔。刘大櫆

  • 绍邵轩丛书七种

    十八卷。王树荣(1871-?)撰。王树荣字仁山,晚号戟髯,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毕业于京师法律专门学堂,历任江苏高等审判厅推事,直隶高等审判厅推事、民庭庭长。1915年10月,任

  • 尚书注考

    不分卷。清陈泰交辑。陈泰交,字同倩,嘉兴人(今属浙江省),明末清初学者,生卒年不详。有《尚书注考》、《斋至斋集》。本书所谓《尚书注》,即金履祥之《书经注》。本书共列同字异解三百二十三条,如“稽古帝尧”

  • 谰言编

    见《谰言长语》。

  • 读史纠谬

    十五卷,清牛运震撰。牛运震字阶平,号真谷,又号空山,滋阳(今属山东兖州县)人。雍正年间进士,官至平番知县。固原兵复时,牛运震入城中,号令众人缚首乱之人,兵变得以平息。上官因此忌恨他的才识,劾免其官职。

  • 笠泽丛书

    四卷。《补遗》一卷。唐陆龟蒙(?-881)撰。陆龟蒙,字鲁望,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姑苏(今江苏苏州)人,曾为湖州、苏州从事。幼年聪悟,通达六经,善作文章,名震江左。与皮日休是诗友,二人酬唱之

  • 湛然堂诗稿

    不分卷。明陈汝(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陈汝,字席珍,江西高安人。生卒年不详。官江西广昌县知县。其自叙诗注云:望五贡荐。盖由贡生起家。是集为其子陈邦纶属陈起元所选定。《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格意颇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