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无弦琴谱

无弦琴谱

二卷。元仇远(1247-?)撰。仇远字近仁(或作仁父),号山村民,一号华山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咸淳年间就有诗名,与白珽并称“仇白”。元初隐居于钱塘。后出为镇江路学正。大德八年(1304)任溧阳州儒学教授,以杭州路知事致仕。优游山水,多与方外之士踏访名山胜地。致和元年(1328)六月尚在世,卒年不详。仇远论诗,认为近体主于唐,古体主于汉魏六朝。张翥、张雨、莫维贤等人都出自其门。仇远所谓宋唐,其实是宋晚唐,诗风明显受到江湖派的影响。他是元代前期诗坛颇为活跃的人物,与周密、赵孟頫、吾衍、鲜于枢、方回、黄溍、马臻都有唱和之作。著有《金渊集》,但久已亡佚。清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六卷。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又据《永乐大典》残帙补辑出诗十二首。另有《山村遗集》一卷,为清人项梦昶所辑。其词集《无弦琴谱》二卷,清人朱祖谋曾将其编入《彊村丛书》。《全宋词》辑入仇远的词一百二十首。《元诗选》二集选入仇远诗一百零六首,题为《山村遗稿》。还著有笔记《稗史》一卷,被收入《说郛》及《武林往哲遗著》。此编为朱孝藏据《遂雅堂》抄本所刊者。首卷六十一首,末卷五十九首,共一百二十首。仇远词有含蓄处,有奔放处。含蓄而能深远,奔放而不粗犷。由于他虽为元人,而家在钱塘,所交皆知名之士,又与宋末遗民相切磋,故其词颇有古风。元词之不尽衰者,乃仇远、张翥之功。而翥学出于仇远,故所系甚重。清梁溪孙尔准,尝从《永乐大典》辑出此书,刊于道光九年(1829),自不若此本之善,然孙本亦有其佳处。如《合欢带》无题,孙本有效柳体三字。孙本又附录《蜕岩贞居和词》,补词一首。更以《绝妙好词》、《词综》诸书,校其异文,亦非草率从事者,自可用以参校,疑朱氏校刊此书时,尚未见孙本。有丁丙辑《西泠词萃》本,清光绪十一年(1885)刊本。朱祖谋《彊村丛书》本。唐圭璋《全宋词》用朱本,并据光绪刊本校补朱本。又据《乐府补题》补一首。

猜你喜欢

  • 四体合璧佛说四十二章经

    一卷。天竺梵文本后汉摩腾、竺法兰同译。四体指满文、蒙古文、藏文和汉文一经四体,故称“四体合璧”。乾隆四十六年(1781),帝敕依《明藏》本转译成满洲本,后又经嗄卜楚苏巴嘎等人译成藏文本,蓝占巴波罗觉等

  • 读诗偶记

    二卷。清汪德钺撰。德钺字崇义,一字锐斋,又字三药。安徽怀宁县人。生卒年不详。嘉庆进士,官礼部员外郎。有《读经札记》、《读易偶记》、《周易义撰》、《周易杂卦反对互图》、《七经余记》、《女苑》等书。《读诗

  • 秋声集

    十卷。元黄镇成(1288-1362)撰。镇成字元镇。邵武(今属福建)人。被荐授江南儒学提举,未就任而卒。顾嗣立《元诗选》称原本十卷。有明洪武十一年(1378)黄钧刻本,现藏于北京图书馆。《增订四库简明

  • 周礼畿内授田考实

    一卷。清胡匡衷撰。匡衷字寅臣,号朴斋,安徽绩溪人,岁贡。著有是书及《周易传义》、《三礼札记》、《周礼井田图说》、《井田出赋考》等书。《耆献类征》及《清史列传》有传。此书专论《周礼》畿内授田之制度。书中

  • 易学识遗

    一卷。明朱睦(1517-1586)撰。睦字灌甫,号西亭,周定王六世孙。万历五年(1577)举宗正,领宗学事。喜藏书,学者称“西亭先生”,比之汉刘向。事迹附见《明史·周王橚传》。该书大旨都在论辨诸家之异

  • 怪石赞

    一卷。清宋荦(详见《沧浪小志》)撰。《怪石赞》是宋氏任黄州通判时,广收怪石,得其佳好者十六品,各为命名、记其状貌,并系以赞语,撰为此书。此书成于康熙四年。是书中十六品怪石的命名分别为:一是宜春胜;一是

  • 崇兰堂帖

    十一卷。明莫如忠(1508-1588),及其子莫云卿(?-1587)书,孙后昌汇刻。莫如忠,字子良,号中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其书法以二王为宗,尤工草书。莫云卿,原名莫是龙,因得米芾石刻“云卿”

  • 文通

    三十一卷。明朱荃宰撰。朱荃宰,字咸一,黄冈(今湖北)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所著有文、诗、乐、词、曲五编,并以通名,见于自序。而《文通》独先刻成。其书取古今文章流别,及诗文格律,一一为之条析。欲仿刘勰

  • 比雅

    十九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1746-1809)初名礼吉,又名连;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十五年(1790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嘉庆三

  • 古律经传附考

    五卷。清纪大奎撰。大奎字慎斋,江西临川人。此书凡五卷,首列《礼记》月令,次采《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编,以为或谓周公作月令,或云吕氏所作。然《吕氏春秋》十二纪皆首列月令,故其文殊不类。又谓《史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