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方氏易学五书

方氏易学五书

五卷。清方申撰。方申,生卒年不详,字端斋,江苏仪征人。本姓申,少孤家贫,其舅姓方,取方申为子,由此改姓方,以申为名。由于家中贫困,常受雇于人,为之撰写为生。事母至孝,只要是自己第一次吃的东西,一定先用以祭奠亡母。人称之为孝子。精于校雠之学,治《周易》颇精。方申认为张惠言研究《周易》只限于郑玄注,没有涉及其他诸书,研究面实在太窄。毛奇龄研究《周易》堪称博引诸家之说,然终是挂一漏万。为此,方申博览群书。凡是涉及《周易》的资料一一摘取,编成《诸家易象别录》一书。又因历代的《易》学家们多用虞翻的注本。虞注虽经惠栋补正,张惠言加以发挥,但是二家所述仍然不够全面。于是,方氏博引说象的资料,对虞注详加校正,辑《虞氏易象汇编》。秦汉以后学者解《周易》,很少引用《说卦传》中的资料。方申考证古注,参阅历代纬书及经典传注,分门别类,依次附于《周易·说卦》正文之下,成《周易卦象集证》一卷。春秋时,各国的卜筮活动必须根据互卦之法进行说释,同时参考正卦,再结合汉代《易》学家的解释,进行全面考证,得出互卦之法,正例七种,附例二种,于是成书一卷,名曰《周易互体详述》。古代占卜中的卦变规律,流传已久,历来解释各异,方申参考各家之说,比勘考校,探求其方法,著《周易卦变举要》一卷。上述五书,皆收入《方氏易学五书》。此书博采各家之说,考校精湛,是一部研究《易》学的重要丛书。书中有方申的同乡刘文淇、刘毓崧为方氏撰写的传记和序言。书中还有汪喜荀为方氏撰写的墓志。目录:《诸家易象别录》一卷,《虞氏易象汇编》一卷,《周易卦象集证》一卷,《周易互体详述》一卷,《周易卦变举要》一卷。有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清溪旧屋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凤台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林荔修,姚学甲纂。林荔,福建莆田县人,出身举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任凤台县知县。后升贵州麻哈州知州。姚学甲,山东巨野人。凤台县(今山西晋城市)古称泽州,清雍正六年(1728),

  • 西北城记

    一卷。清谢济世撰。谢济世字石霖,号梅庄,全州(今广全州县)人。康熙年间考中进士,授检讨,雍正时官至御史,直声振天下,因弹劾田文镜被遣戍,后得宽免。高宗(乾隆)登极,谢济世被授为湖南粮道。坐事解任,以后

  • 沧趣楼诗

    一卷。清陈宝琛(1828-1935)撰。陈宝琛,字伯潜,号弢庵,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人。同治戊辰(1868)进士,授编修,官至太傅、毓庆宫授读。任京官时与张之洞、张佩纶齐名,光绪十年(1881)以内

  • 论孟书法

    二卷。附读四书 一卷。清张瑛撰。瑛字退斋,江苏常熟(今同)人。是书系以书法解《论语》、《孟子》第一篇。首有张瑛自序及凡例,最关要旨者,如《论语》开篇,“孟懿了问孝”,“公山弗扰以费畔”,至《孟子》一书

  • 江浦埤乘

    四十卷,首一卷。清侯宗海、夏锡宝纂。侯、夏二氏均籍浦邑。此编乃私家著录。先是宗海纂有《江浦备徵录》、锡宝纂有《浦纂》,修于光绪十三年(1887),后二书合成为《江浦埤乘》,于十七年(1891)刊行。江

  • 周易古五子传

    一卷。不著撰者,系汉代作品。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刘向《别录》所校雠《古五子书》,定为十八篇,分六十四卦著之,辰自甲子至壬子凡五子。《汉书·艺文志》亦作十八篇。《隋书·经籍志》不著录,原书早佚。马氏据《

  • 亳州牡丹志

    一卷。作者不详。《千顷堂书目》将是书列在朱统《牡丹史》之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撰者怀疑是书也出自朱氏之手,但没有确凿证据。朱氏的生平事迹也不可考。记载亳地的牡丹,从薛蕙开始,记载亳地牡丹的历史从薛

  • 古赋辨体

    八卷。《外集》二卷。元祝尧(1318年前后在世)编。祝尧,江西上饶人,延祐五年(1318)进士,官无锡州同知。生卒年不详。书中收《楚辞》及两汉以至宋人辞赋,每朝录数篇,以辨其体格,凡八卷。外集二卷则拟

  • 吴兴丛书

    六十六种,八百一十四卷。清刘承干(1882-1963)编。刘承干字贞一,号翰怡,浙江上虞人。官吏部郎中,藏书家,著作有《海东金石苑》、《京师坊巷志考证》等。丛书收湖州一郡先贤著述六十六种,按四部分类,

  • 孙氏医学三种

    见《赤水元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