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泰县志

新泰县志

①六卷。清杨继芳修,牟适纂。杨继芳字仲延,南和人,贡士出身,顺治十六年(1658)任新泰县知县。牟适,邑人,举人出身,县教谕。杨继芳宰新泰后,若行所无事,而百务具举,士民安居。后来询访父老,探讨掌故,俯视濮水,思师旷之赏音,慨邑乘之缺略。遂与牟适广察约取,以旧志为蓝本,历时数月而告成。《新泰县志》顺治十六年刻本。此书体例尚谨严,文词亦简洁。其尚有康熙十七年(1678)宁养气增刻顺治本和康熙二十二年(1683)宋之潘增刻顺治本。②二十卷,首一卷。清江乾达修,牛士瞻等纂。江乾达字璞山,福建上杭人,举人出身,乾隆四十八年(1783)任新泰县知县。牛士瞻,邑人。江乾达宰新泰县后,见旧志简陋参错,若不急为网罗散失,搜辑旧闻,无以信今而传后,故乃延牛士瞻等为分纂,开局设馆,广征佚文,精核近事,又参考诸史及郡志、《沂州志》,以正其讹、补其缺,乾达亲加厘正,于旧志体例改弦更张,历六月,草稿始成,付梓成志。《新泰县志》乾隆五十年(1785)刻本。全书二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疆域、建置、沿革、星野、形势、城池,卷二里甲,卷三山川、封建、公署、学校,卷四户口、赋役,卷五赋役,卷六仓庾、祠祀、兵防、驿站、铺递、坊表、寺观,卷七古迹、丘墓、风俗、物产、灾祥,卷八至卷十职官,卷十一名宦,卷十二至卷十四选举,卷十五至卷十七人物,卷十八至卷十九艺文,卷二十缘起、述例。此志体例仿照《堂邑县志》,而加以厘正,故于旧志规模,多有变更。其体例较旧志完备,义例谨严,叙述简洁。此志尚有光绪十七年(1891)徐致愉增刻本。

猜你喜欢

  • 俗言

    一卷。明杨慎撰。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四川新都县)人,祖籍庐陵(今江西吉安县)。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世宗惇,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两上议大

  • 会同县志

    十卷。清于煌、万卜爵修,杨缙铨纂。于煌,浙江归安人,举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署知县。杨缙铨,教谕。旧志始修明万历间,康熙乾隆初二度复修。于煌莅任,时适值郡宪增修志乘,通行各属,采辑遗闻,邑人士踊

  • 御制文初集

    三十卷。《二集》四十四卷。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撰。《文初集》三十卷录文共五百七十余篇,分为十九门。《二集》四十四卷,录文凡四百一十余篇,分为二十三门。每门各依年代编次。所录之文均其

  • 人海诗区

    四卷。不著撰人姓名。其诗四卷。分为都城、宫殿、桥闸、祠墓、苑囿、驿馆、园亭、坊市、几甸、边障、山峪、水淀、岁时、风俗、寺观、杂咏等十六类。杂咏又分为绝艺、仙释、花卉、品味、器用、漕运等六种。其都城、宫

  • 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

    一卷。近代王国维(1877-1927)辑。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幼年肄业于杭州崇文书院,1898年入上海罗振玉所办的东文学社。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

  • 宽甸县志略

    二卷。民国程廷恒纂修。程廷恒,详见民国《呼伦贝尔志略》。《宽甸县志略》民国四年(1915)九月奉天文和兴石印本。全书二卷,分二十二目,为:建置略,兵制略,古迹略,人物略,风俗略、经纬方里表、疆域表、山

  • 痎疟论

    一卷 明卢之颐(1598-1664)撰。卢之颐字子由,又子繇,一字繇生,号芦中人,一号晋公。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父卢复精通医学,颇有医名,兼通佛学。卢氏自幼得家传,又多得名师传授,曾向王绍隆学习仲

  • 吉林通志

    一百二十卷。清长顺、讷钦修,李桂林、顾云纂。长顺,(1839-1904),初名常顺,字鹤汀,一作和亭满洲正蓝旗人,郭博罗氏。早年出身蓝翎侍卫,以镇压回民起义有功,擢头等侍卫加副都统衔。同治十年(187

  • 张襄壮奏疏

    六卷。张勇撰。张勇(1616-1684),明末清初陕西详县人,一说上元卜、咸宁人,字飞熊。明末为副将。顺治二年(1645)降清,参加镇压李自成部起义军和西北回民米喇印、丁国栋反清起义,升甘肃总兵。十五

  • 医理略述

    一卷。美国嘉约翰(1824-1901)口述,岭南尹端模(生卒年不详)笔译。嘉约翰,又名克尔、约翰·格拉斯哥。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医师。1853年来华,在广州传教行医。1876年回美。1878年又来广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