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斜川集

斜川集

十卷。旧本题宋苏过(1072-1123)撰。苏过,苏轼之季子。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叔党,自号斜川居士,事迹附载于《宋史·苏轼传》。其集,《文献通考》作十卷,但世无传本。王士贞《香祖笔记》称:“康熙四十四年(1705),有书贾来益都之颜神镇,携苏过斜川集仅二册,价至二百金有奇。惜未得见之,其佚存今不可知”。然王士贞所记,多传闻之词,未必确实。修《四库全书》时所见此集,乃明或清坊间所刊。其本只有边阑,而不界每行之乌丝。此本染纸作古色,每页补画乌丝,而伪镌虞山汲古阁毛子晋图书一印,印于卷末,意在以宋本炫俗。据考晁说之所作苏过墓志,苏过卒于宣和五年(1123)。此集中所称乃嘉泰(1201-1204)、开禧(1205-1207)诸年号,以及周必大(1126-1204)、韩侂胄(1151-1207)等人,苏过何从知之,见之?其中所述时事,亦皆发生在南渡以后,更不可信。而此中之诗,却与宋刘过的《龙洲集》中某些所载尽同。看来伪书者因二人同名为“过”,而抄出冒题为斜川集,并刊行以渔利。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已著录《龙洲集》,但因世传伪刊本,抄本很多,且卷数与《文献通考》所载其合,恐其乱真,而别收于“存目”,以求其辨。另,阮元《研经室集·外集》收有《斜川集》六卷,系阮氏甄勘后重加缮录、编次而成,已为别本。然今之所传世之《斜川集》以辑自《永乐大典》的《知不足斋丛书》本为最有权威,其附录二卷及清吴长元撰订误一卷。

猜你喜欢

  • 字学举隅

    一卷,续一卷。清龙启瑞(1814-1858)撰。启瑞字辑五,号翰臣,临桂(今属广西)人。道光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通政司副使,江西布政使。精小学,尤深音韵,著作尚有《古韵通说》,《庄子字诂》、《经

  • 新增集对七巧图

    见“以当一瓻”条。

  • 涧于诗集

    四卷。清张佩纶(1848-1903)撰。生平见《涧于文集》条。诗集由其遗孤张志潜校订,民国初年刊行,前有陈宝琛序。张佩纶夙心在经邦济世,但不甚致力于诗。不过,其谪戍边远,多故国飘零之感,而皆以诗鸣。其

  • 唐诗揆藻

    八卷。清高士奇(生平详见《续三体唐诗》)撰。此集为唐诗选集。凡八卷,选诗九百余首。卷前有高士奇序,称此书“取唐代君臣赓和与其朝士公系之作。”(《凡例》)又称:“是集诗格务取华整,诗题必关典制,虽不专应

  • 古事比

    五十三卷。清方中德(生卒年不详)撰。方中德字用伯,桐城(今地不详)人。此书以古事之相类者,排比成编。但征引虽广博,也难免遗漏。如父子一门,分世业和世经术。书中以世业属之随会、士匄、王羲之、王献之。以经

  • 瓠尊山人诗集

    十七卷。清夏熙臣(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夏熙臣,字无易。湖北孝感人。官安陆府教授。初著有《巢云阁诗》十五卷,后增以新作,重编成本集。其诗才情富赡,又和阮籍《咏怀》,并拟李东阳《乐府》,作品连篇累幅

  • 明善斋集

    十二卷。《奏议》二卷。明薛天华撰。天华,字君恪,号南塘。福建晋江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广东右布政使。天华风度清爽,神情俊逸。官南刑部主事,考满诣京师。因触犯严嵩,经过七年才得

  • 弇州稿选

    十六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作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苏州市)人,嘉靖进士,刑部主事。后累官刑部尚书。因病而归。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李攀龙称为“五子”。又与吴

  • 陆云集

    见《陆子》。

  • 残本光岳英华

    十五卷。明许中丽编。许中丽生平爵里未详。朱彝尊《明诗综》称明初操选政者有许中丽,则洪武中人。此书传本残缺,仅存七言律体一门。唐后即接以元明,不录宋金。《四库全书》列为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