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史通义内篇

文史通义内篇

七卷;外篇,三卷,清章学诚撰。作者生卒年代及生平事迹见前《文史通义》条。《文史通义》一书系历年积累而成。就其全集考之,乾隆四十八年创作内篇《言公》上、中、下三篇,《诗教》上、下二篇;又作五篇,共计得十篇。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又得十篇,《礼教》所见二篇,皆是这一年所为。五十四年(1789年)所著十二篇,附旧稿一篇,共十篇,皆推原道术;以为文史缘起又新著十一篇,附旧作二篇,故这一年新著的通义内外共二十三篇。五十七年(1792年)又作《书教》三篇、《方志三书议》三篇。嘉庆五年(1800年)作《浙东学术》一篇,这已是章学诚去世的前一年,此时该书内外篇目大体写成。章学诚在自跋中写道:“右文一十六篇,他日录旧《文史通义》,当去芒角而存英华。”可见该书为他毕生精力倾注于此的事业。章学诚在世时,《文史通义》曾刊刻赠与好友,道光十二年(1832年)其子华绂才让刘子敬、姚春木在大梁刊刻了《内篇》五卷六十篇、《外篇》三卷六十一篇,后来的浙本、广本、黔本都出于此。宣统二年(1910年),刘廷干又从沈曾植处借得王宗炎所存的原编而复刊之,并增加了已刊未刊的诸本,都是章氏遗书,今日所著录的即为此本。内篇校诸家本多《礼教》、《所见》、《博杂》、《同居》、《感赋》《杂说》六篇,外篇三卷,收杂文七十四首,若通行本则杂取方志略例之文作为补充。此书有吴兴刘氏嘉业堂章氏遗书本。

猜你喜欢

  • 三史同名录

    四十卷。清汪辉祖(1730-1807)撰。辉祖事迹见《元史本证》条。成书于清嘉庆六年(1801),卷首有章学诚序。作者取辽、金、元三史同名者,分别辑录,标明人物身份及所见卷数,以备查考。凡辽史同名五卷

  • 龙溪全集

    二十卷。明王畿(1498-1583)撰。王畿,字汝中,号龙溪,山阴(今属浙江绍兴)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武选司郎中。受业于王守仁之门。著有《樗全集》、《龙溪全集》、《龙溪语录》。是集为其子应斌、应吉所

  • 抗心斋经解

    一卷。清末艾作模撰。作模字式成,湖南淑浦县人,生卒年不详,曾参左宗棠、郭嵩焘幕府,晚年掌教卢峰、正峰书院。著有《十三经抉微》《古礼考》《古乐考》《六书正音》等书,皆溺于水中。后其弟子谌百瑞刊印其遗集,

  • 浮沚集

    八卷。宋周行己(约1104前后在世)撰。周行己,字茂权,号浮沚,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元祐六年(1091)进士,为本州教授,后官至秘书省正字,出乐清知县。著有《浮沚集》。行己文集多有刊本。

  • 东西学书录

    三卷。清徐维则撰。徐维则,生平不详。此目成于1899年,蔡元培作序,分类体系基本仿照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计分史志、政治法律、学校、交涉、兵制、农政、矿务、工艺、商务、船政、格致总、算学、重学、军学

  • 尽心编

    一卷。《证语》二卷。《海欧居日识》二卷。明陈伯友(生卒年不详)撰。陈伯友,字中怡(一说为仲恬),济宁(今山东省济宁县)人。万历二十年(1541)进士,授行人,擢刑科给事中,累抗疏言事,以丁忧去职。及服

  • 周礼郑注正字考

    十二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德辉字焕彬,又字焕彩,号直山、渔水、郋园,江苏吴县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此书首有自序,称《周礼》“郑注之精深,全在改字”,“故一一为

  • 周易旧注

    十二卷。清徐鼒著。徐鼒字彝舟,号亦才,江苏六合人。道光进士,官至福宁知府。作者治易以汉学为宗。认为王弼、韩康伯、程颐、朱熹虽纯驳不一,但都轻象数而重义理,不合易之本旨。于是作者取明何楷、清惠栋、张惠言

  • 三因方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易理寻源

    三卷。清张步骞撰。作者认为“阴阳之理蕴于河图。故羲之画卦,本于河图”,故“说易必溯源于河图而后可。”全书分三卷。卷一论易例本于河图,共十九则。如九六、大小、内外、中正、往来、吉凶、承乘、比应、君子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