敩艺斋诗存
二卷。清邹汉勋撰。生平里贯见《斅艺斋文存》条。卷二《再次韵辛山考棚之作》,自道所得,颇为亲切有味。《论小学》七首为汉勋专长所在,别有韵致。卷一《著书》二首《自序》,于古今音学原原本本,提举弘纲,尤见心得。又卷二《闻魏默深深征西幕府》一首,用世之志跃然纸上。杨仲羲《雪桥诗话》余集称汉勋《读屈子九章书后》一首读书论世,颇为得间。徐世昌《晚晴簃诗话》亦称汉勋生平作诗不多,时有高秀之句,为考据家所难能。汉勋本朴学之士,其诗亦为学人之诗,所长在学而不在诗文。有光绪八年(1882)家刻本。
二卷。清邹汉勋撰。生平里贯见《斅艺斋文存》条。卷二《再次韵辛山考棚之作》,自道所得,颇为亲切有味。《论小学》七首为汉勋专长所在,别有韵致。卷一《著书》二首《自序》,于古今音学原原本本,提举弘纲,尤见心得。又卷二《闻魏默深深征西幕府》一首,用世之志跃然纸上。杨仲羲《雪桥诗话》余集称汉勋《读屈子九章书后》一首读书论世,颇为得间。徐世昌《晚晴簃诗话》亦称汉勋生平作诗不多,时有高秀之句,为考据家所难能。汉勋本朴学之士,其诗亦为学人之诗,所长在学而不在诗文。有光绪八年(1882)家刻本。
明瞿九思撰。瞿九思有《春秋以俟录》已著录。该书首以十二律衍为十二月令,摹仿《礼记》内容,颇为芜杂。他解释用宫逐羽而清角生,引商刻羽而流徵生,认为凡是乐调每均自下而上。因为下宫居于羽调的羽位,似乎是以宫
十卷。明蔡炼(约1505前后在世)编。蔡炼字懋成,浙江余姚人。生卒年不详。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工部主事。太白楼,在济宁东南,为李白遗迹。本书系蔡炼管理山东河道时收录太白楼历代题咏碑刻之文。卷末
一卷。吴射慈(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三国吴志》没有射慈传记。《孙休传》中说“从中书郎射慈郎中盛冲受业”。《孙奋传》说“传相谢慈等谅奋”。裴松之注,慈字孝宗,彭城人,见《礼论》,撰《丧服图》及《
三卷。传说东汉魏伯阳(生卒年不详)撰。魏伯阳,一说名翱,字伯阳,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今浙江绍兴市东)人。据晋葛洪《神仙传》记载,魏伯阳本为高门贵家子弟,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不知。后与三个
二卷。续编一卷。清铁保(1752-1824)自述,其子瑞元续。铁保字冶亭,一字梅庵,满州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历任漕运总督、两江总督等官。工书法,刻有《惟清斋帖》,又著有《惟清斋全
见《新世弘勋》。
三卷。《附录》一卷。清孙采芙(生卒年不详)撰。孙采英,江苏仪征人,胡培系之妻。此书有光绪十三年(1887)世泽楼刊本。
四卷。清师亮采辑。师亮采字禹门。嘉庆十九年(1814),署高邮知州,属金匮钱泳聚诸名迹刻石,置于文游台四贤祠。第一卷为苏轼《春帖子词》、《墨妙亭诗》、《烟江叠嶂图诗》、《挑耳图题后》。第二卷为苏轼《清
二卷。清亟斋居士(生卒年不详)撰。亟斋居士生平事迹不详,仅知为康熙年间安徽人。著有《详要胎产问答》、《亟斋急应奇方》等书。此书又名《达生篇》,又作一卷、三卷,为妇产科著作。撰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
二卷。明顾枢(生卒年不详)撰。顾枢字庸庵,无锡(今属江苏)人。天启(1621-1627)中举人。作者为顾宪成之孙,高攀龙的门人。此书主程朱之学,而抨击陆九渊、王守仁之学。又谓考亭(朱熹)之学得姚江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