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悦心集

悦心集

五卷。清世宗(1678-1735)御编。清世宗名胤祯,爱新觉罗氏,满族,康熙第四子,清朝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初封为雍亲王,康熙末年得隆科多、年羹尧帮助取得帝位,即位后,打击朋党,清除异己,借故禁锢杀戮隆科多、年羹尧。施行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创立军机处,改变康熙年间对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宽松政策,屡兴文字狱。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曾出兵平定青海和硕特部贵族的叛乱,坚持对新疆准噶尔的用兵。对外,于雍正五年(1727)与沙俄订立《中俄布连斯奇界约》和《中俄恰克图界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悦心集》是清世宗的一部杂纂之作,清世宗之所以编辑悦心集,正如他在自序中说道:朕生平澹泊为怀,恬静自好,乐天如命,随境养和,虽身处繁华,而寤寐之中,自觉清远闲旷,披阅经史之余,旁及百家小集,其有寄兴萧闲,佳章好句,散见简编,或如月当空,或如凉风解暑,或如时花照眼,或如好鸟鸣林,或如泉响空山,或钟清午夜,足以消除结滞,令人心旷神怡,因随意采录若干,汇为一书,名之曰悦心集。此书收辑一百三十多著者的诗文集,有陶潜、白居易、吕严、邵雍、司马光、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九渊、陆游、吴澄、唐寅、屠隆、陈继儒等。全书共五卷,摘录内容有庄语、逸语、清语、趣语、浅近语。人有仕、有隐、有儒、有释、有高名、有无名,不只一家。此书特点言近指远,辞简味长。《悦心集》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大学偶言

    一卷。清张文梵撰。张文梵字风林,又字树声,萧山(今浙江萧山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五十三年(1714)举人。此书共有四十六条,虽名为《大学偶言》,却多处解说《中庸》,说《大学》者仅数条。书中以为朱子《

  • 东瓯诗集

    七卷。《补遗》一卷续集八卷。明赵谏编。赵谏字士忠,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本书前,有成化间乐清蔡璞辑温州一郡之诗,自王十朋以下为七卷,又补遗一卷。赵谏以其去取为未善,乃因蔡本而增损之,温州知府赵淮序而

  • 四书疑问

    十一卷。明姚舜牧撰。姚舜牧详见《易经疑问》。本书只论《四书》之大旨,并不逐句考释,观点与朱熹不同。《大学》承用王阳明《大学古本说》而自为一解。《四库提要》对其有“以禅机诂儒理”之讥,今观其书,虽有不少

  • 安危注

    四卷。明吴甡编。甡字鹿友,南直隶兴化(今属江苏)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该书主要辑录汉晋唐宋几代将相生平事迹。其题目取自陆贾《新语》中“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

  • 情天宝鉴

    见《情史》。

  • 疑雨集

    四卷。明王彦泓(?-1642年)撰。彦泓,字次回,金坛(属江苏)人,明诗人。官华亭县训导。彦泓博学,好作艳体小诗,造语新柔,有唐李商隐遗风。明代黄虞梭《千顷堂书目》载该书为六卷,次于天启末年;《明史·

  • 昌瑞山万年统志

    十六卷。清英廉撰。英廉(?-1900),姓伊克明安氏,蒙古正蓝旗人。咸丰三年(1853)由笔帖式随僧格林沁守天津,补护军校。同治元年(1862)从江宁将军富宁阿转战苏皖,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十年奉命赴伊

  • 吴氏遗著

    三种,五卷附录一卷。清吴凌云撰。吴凌云字得青,号客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终身不入仕途。致力于音韵训诂文字之学。是书三种为《经说》三卷、《小学说》一卷、《广韵说》一卷。附录一卷为王宗涑撰。有道光

  • 三续疑年录

    十卷。清陆心源(见《元祐党人传》)撰。钱大昕《疑年录》详于儒林文苑。心源益之以名臣大儒、气节文章之士,旁及书画隐逸之流,而以女士释道之通文事者附于后,共得一千二百余人。现有《存斋杂纂》本。

  • 论语古注择从

    一卷。清俞樾(详见《论语郑义》)撰。樾认为《论语集注》为功令所限,渐迷其本。朱子有全用古注的,有改订旧义的,对的固多,错的也不少。差之毫厘,失之远矣。全用古注,学者不知其所依据,改订旧义又不能辨其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