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悔少集

悔少集

三卷。清厉鹗(1692-1752)撰。厉鹗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别署南湖花隐、西溪渔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次年试进士不第。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以答卷规格不符而被黜。后十二年,依例待选县令,应诏入都,行至天津而中途折返,不数年即溘然谢世。其诗歌内容最突出的是模山范水,描写风景,尤以刻画杭州自然景色为著。其篇什之多,范围之广,为历代写及杭州风景的诗人所不及。平生治学侧重宋代文化研究,曾著《宋诗纪事》、《南宋院画录》、《绝妙好词笺》等书。其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宗宋,具体表现在一是专学宋代诗人,而且所学尽为小家;二是好用宋代典故,并且所用多为僻典,在宗宋的道路上发展到了极端。从总体上看,厉鹗诗歌格局较小,境界幽远,但在当时的诗坛上确乎能够因狭出奇,拔戟自成一队。厉鹗填词也同样宗法宋人,主要是南宋的姜夔、张炎、王沂孙诸家,基本上沿袭清初浙西词派的开山祖师朱彝尊,其风格也大抵与朱彝尊相近,以清空典雅著称。厉鹗在清代诗坛和词坛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他的诗歌创作既重学问,也主空灵,特别是在写景和宗宋这两个方面都十分突出甚至发展到极端。因而最能显示清代浙派诗的特征。诗歌史上“浙派”这个名称,最早即出现在厉鹗身上。该派的主要成员有与厉鹗齐名的杭世骏、金农、以及符曾、丁敬、全祖望、吴颖芳、汪沆、吴锡麟等人,他们都接受厉鹗影响,奉之为领袖。在清代浙西词派的发展历程中,厉鹗为该派在中叶的代表作家,也是一位中坚人物。其文学著作有《樊榭山房全集》。还著有《辽史拾遗》。此集即《游仙诗》三百首。书名《悔少集》,取乎杨修“悔其少作”之语,以名其集。名《游仙诗》,则游思呓语,杂以感慨。汤显祖所谓事之所无,安知非情之所有者也。前有康熙五十二年(1713)自序,则成书在其自编《樊榭山房集》之前一年,以少作未编入全集而别行,故又名《集外诗》。其诗语带烟霞,有云愁海思之遗,所谓云杂仙心者。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诗百首,为杭大宗持去,序而版行。五十二年(1713)复续二百首,藏箧衍中。乾隆二十六年(1761)其子志黼,以付鲍廷博镂版传之,而跋于后。陈鸿寿亦刻有此集。前有引云,“此集为《游仙诗》三百首,其托意不可知。闻旧有董浦先生一序,亦未之见。此本乃郡人所传抄者,亟为梓而传之。无鹗自序。卷上后有癸巳(1713)《暮春自题》及《西溪渔者自题》七绝二首。又卷下首有《续游仙诗百首自序》,则非传抄是本”,有乾隆二十六年(1761)鲍廷博刊本。

猜你喜欢

  • 金山钱氏家刻书目

    十卷。清钱培荪编。钱培荪(约1840-1910),字子馨,江苏金山人,藏书颇富,本人又性喜校勘名人著作,有多种丛书刊本行世,但多毁失于太平天国战争中。光绪初年(1875),将家刻四十余种,历时三载编为

  • 说文解字音韵表

    十七卷。清江沅撰。参见《说文释例》。是编为研究《说文》声读的著作。清代首倡研究声读者为戴震,其《答段若膺论韵书》云:“谐声字半主义半主声,《说文》九千余字,以义相统;今作《谐声表》,若尽取而列之,使以

  • 续世说

    十卷。宋李垕(?-1179年)撰。此书又名《南北史续世说》,旧题唐陇西李垕撰。前有明俞安期序,称其书出自梁溪安茂卿,以宋本翻雕,未及印行而没,后三年,安期复得焦竑藏本,更为校正成完书。又称唐宋书目不载

  • 经史百家简编

    二卷。清曾国藩(1811-1872)选编。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礼部右侍郎等职,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有《经史百家杂钞》。《经史百家简编》是曾国藩在编辑《经史百家

  • 艾纳山房集

    五卷。清王九龄(?-1709年)撰。王九龄,字子武,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年不详。王顼龄之弟,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累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王九龄为人恬静有雅量,其诗才思富艳,辞采飞扬。此

  • 北新关志

    十六卷。清许梦闳撰。许梦闳,字容斋,汉军人。雍正七年(1729),以织造管北新关监督。是书即为作者在任时,对原有“关志”重新修订而成,其凡例、公署诸图,列于卷首,卷一为建置,卷二为命遣(载历代关官、明

  • 春秋四传纠正

    一卷。清俞汝言(详见《春秋平义》)撰。康熙十五年,俞汝言《春秋平义》始脱稿,复于此年夏续作此书,以综括《平义》之大旨。此书摘录《春秋》三传及胡安国之失,随事辨正,分为六类:一曰尊圣而忘其僭,计八条;二

  • 满洲御选古文渊鉴

    六十四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撰。徐乾学等编注。清圣祖即爱新觉罗·玄烨。清世祖第三子。1661-1722在位。八岁即位,年号康熙。此编所录上起《春秋左传》,下迨宋末,用宋儒真德秀

  • 群经考略

    十五卷。姚永朴撰。此书是姚永朴为安徽高等学堂所编的课本。第一卷《通论》;第二至第三卷《周易》;第四至第五卷《尚书》;第六至第七卷《诗》;第八至第九卷《周礼》;第十卷《仪礼》;第十一至十二卷《礼记》;第

  • 华盛顿传

    ①八卷。美国华盛顿·耳汾著,遵义黎汝谦、番禺(今广州)蔡国昭合译。耳汾为美国著名文学家。该书记佐治·华盛顿生平事迹。光绪九年(1882),汝谦任日本神户理事官,得此书,遂命国昭翻译,三年而成,汝谦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