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性学举隅

性学举隅

二卷。美国丁韪良(1827-1916)撰。丁韪良,字冠西,美国北长老会教士。1850年来华,1858年任美国首任驻华公使列卫廉的翻译。1869年经赫德推荐就任同文馆总教习直到1894年。1898年被聘为京师大学总教习,1900年曾应张之洞聘在武汉筹备设立大学未绪。1908年回北京从事传教及著述,1916年死于北京。译著有《万国公法》;著作有《中国人:他们的教育、哲学和文字》(1876);《花甲忆记》(1896);《中国知识》(1901);《中国的觉醒》(1907)。他还撰有汉文宗教书籍,以《天道溯源》最为著名。《性学举隅》是丁韪良在七十二岁(1898)时撰写的心理学专著。中国自宋儒创设性理之说后,产生了性学、理学之名称。耶稣会传教士东来之后,发现中国的性理之学与西方的心理学颇为相近,故因袭其名。1624年意大利艾儒略(1582-1649)著《性学粗述》,首先将心理学译为性学。《性学举隅》书前有光绪戊戌年韪良自序,其序云:韪良自幼好学,尤喜性学。除研究本国典籍之外,还广泛收罗欧洲人撰写的性学著作。来到中国以后,又收集中国的圣经贤传、诸子百家有关性学的著述与西方性学相互印证。客岁孟夏,避暑于北京西山,与罗善智、綦策鳌曾讨论性学观点,并撰为此书以了却心愿。后题光绪戊戌时年七十有二岁。书前还有罗善智之序,后题山左人;綦策鳌字晓庵,未详里贯。《性学举隅》二卷。上卷论灵才,共十五章,主要子目有:觉、悟、记、思、象等;卷下论心德,共十四章,其子目有:欲、情、求好、是非心、行之本、心之主、诸德等子目。在诸德章之后,附有四图:大学图、心图、操存图、首察图,乃是作者相互印证中西性学之一端。全书用问答体书写,作者虽为西人,但书中名词多取中土旧有之名,而不用新译之西名,足见丁韪良于中国典籍研究有素。有广学会本。

猜你喜欢

  • 清娱阁诗钞

    六卷。清鲍之蕙撰。鲍之蕙,生卒年不详,字茞香。江苏丹徒人,鲍皋之次女,同知张铉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嘉庆十六年(1811)刊本,书前有吴锡麟、法式善、吴烜、李锡恭、鲍之钟几人所作序言。书末附有诸家所写

  • 龙安府志

    十卷,清邓存咏纂修。邓存咏,江西人,进士,曾任龙安府知府。龙安自康熙、乾隆以来,修郡志者,只存草稿,未及梓行。至邓守乃莅任,锐意搜集而为此。《龙安府志》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本,共十卷,分为:卷一

  • 诗经传注

    八卷。清李塨(详见《周易传注》)撰。此书释义宗小序,明字训取毛郑《尔雅》,考时世采《左传》,订音韵本毛奇龄。有些注解,极为有识,有的已成定论,有的判断明白无疑,可取之处很多。有四存学会排印本。

  • 终太山人集

    十卷。明艾穆撰。艾穆为明诗文作家,字和甫,一字熙亭。平江(今属湖北)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七年(1558)举人。授阜城教谕,入为国子助教,升刑部主事,进员外郎。因弹劾张居正父死夺情被杖,谪戍凉州。张

  • 庄子郭象注

    见《庄子注》。

  • 诗经精义集钞

    四卷。清梁中孚撰。中孚字湘舲,山右(今山西省)人,官任宁国县知县。盖其准备科举考试之时,读《诗经传说汇纂》及《诗义折中》,口咏手录,积久而成。是书发上、下二格。下格谨遵《诗义折中》,尽录《折中》原文于

  • 铁庐集

    三卷。《外集》二卷。《后录》一卷。清潘天成(1654-1727)撰。潘天成,字锡畴,江苏溧阳人。后移居安徽桐城,为安庆府学生。据《溧阳志》载,其幼与父母避仇相失。年十五,乞食行求,遇于江西界,百计迎归

  • 段氏说文注订

    八卷。清钮树玉(1760-1827)撰。树玉字蓝田,晚年著《匪石子》,学者因称匪石先生。曾游学钱大昕门下,为钱氏所重。隐于贾,博极群书,尤精小学。著作尚有《说文解字校录》、《说文刊误》、《说文玉篇校录

  • 丝纶捷要便览

    一卷。不著编辑者名氏。该书乃明代万历、天启年间内阁票旨成式,按曹司为次,分类标载,大概是由两房中书舍人抄撮而成。书末有《秋审题本》,也是当时的一份案牍公文。《四库全书》载两淮马裕家藏本。

  • 考证竹书

    十三卷 清孙之騄撰。孙之騄事迹详见《尚书大传》条。是书以沈约新注《竹书纪年》未为详备,因采摭诸书别为之注。然之騄爱博嗜奇,多所征引,而不能考正真伪。沈约注出依托,尚能知伊尹自立之诬,太甲杀伊尹之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