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归愚诗文全集

归愚诗文全集

六十七卷。清沈德潜(1673-1769)撰。沈德潜,字确士,号归愚,长洲(江苏苏州)人。乾隆元年(1736)膺举博学鸿词。乾隆三年(1738)举人。次年成进士,时已六十七岁。此后则以诗受知于乾隆皇帝,几年之间从翰林院编修一直仕至礼部侍郎,赠礼部尚书及太子太傅衔致仕,卒后又加赠太子太师,赐祭葬,谥文悫。沈德潜是清代初期至中叶过渡时期的著名诗论家和诗人。他为王士祯的再传弟子,叶燮的学生,但诗学观点却与二人都不相同。他论诗倡导“格调”说,专门标举唐诗的“体格声调”,认为后世“不能竟越三唐之格”(《说诗晬语》)。这种理论,实质上是明七子“诗必盛唐”说的翻版。这种复古模仿,在清代诗歌发展道路上形成了一股倒退的逆流,起着消极作用。在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他特别强调“和性情,厚人伦,医政治”的社会功用,极力宣扬“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要求诗歌创作“一归于和平中正”(《重订唐诗别裁集序》)。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显然对维护和加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有利。总之,沈德潜的诗歌理论,其消极方面、保守面较为明显。正如文廷式所说:“本朝诗学,沈归愚坏之。”(《琴风余谭》)沈德潜在当时的诗坛上影响很大。他曾结举过“城南诗社”和“北郭诗社”,还带出了许多学生,比较著名的有王鸣盛、王昶、钱大昕等七人,时称“吴中七子”。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沈德潜未得官位以前,曾自编订其诗,为《竹啸轩诗钞》十八卷,刊于雍正二年(1724)。是编凡《年谱》一卷、《文钞》二十卷、《文钞余集》六卷、《诗钞》二十卷、《诗钞余集》七卷、《浙江通志图说》一卷、《矢音集》四卷、《归田集》一卷、《黄山游草》一卷、《台山游草》一卷、《南巡诗》一卷、《八十寿言》一卷、《九十寿言》一卷、《说诗晬语》二卷,共为六十七卷。则走心士途以后,并前刻诗钞重编,陆续刊刻。初本各自为集,迨刻全后,汇为是集印行。沈德潜仕途得意较晚,而特受皇帝恩宠。乾隆四巡江南,每一銮接,必加一官,赐一诗,至四十余首。其他调和往来,中使扁项相望,不可枚数。其诗创作也和明七子一样,古诗摹汉魏,近体法盛唐,大抵“有规矩法度而少真气”,“袭盛唐之面目”而“绝无出奇生新,略加变化处”(朱庭珍《筱园诗话》)。在内容方面,其诗歌大量歌功颂德,点缀“盛世”,颇不足取。也有一部分作品描写自然灾害,反映民生疾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暴露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罪恶,虽然其宗旨在于“以微言通讽谕”(《施觉庵考功诗序》),但客观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集有乾隆间家刻本。

猜你喜欢

  • 论语王氏说

    一卷。魏王朗(155-228)撰。清马国翰辑,朗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官至乐平乡侯。通经学,曾著有《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今仅存《论语王氏说》辑本。但《三国志》本传及

  • 古今医鉴

    十六卷。明龚廷贤(生卒年不详)撰。龚廷贤,字子才,号云林,又号悟真子,江西金溪人。其父龚信,字西园,曾任太医官。龚廷贤承父业,以医闻名,获御赐“医林状元”匾额。所著有《寿世保元》、《万病回春》、《济世

  • 四民月令

    一卷。崔寔撰。崔寔(?-170年),字子真,涿郡安平(今属河北省)人。东汉桓帝时,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为《政论》,指切时要,屡迁郡守,官至尚书。该书《隋书·经籍志三》著录、《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

  • 渔具咏

    一卷。唐陆龟蒙(?——约881)撰。《渔具咏》对当时出现并使用的与捕鱼相关的各种工具都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充分重视它们的实际使用价值。《续四库全书提要》称:“盖龟蒙以浮家泛宅,逐水而居。此渔具咏,乃择

  • 理学疑问

    四卷。清代童能灵撰。此书是作者多年关于“理”、“气”、“仁”等方面的札记心得。首卷为“言心”,此卷中提出:“……心其精,形气之渣滓也”。第二卷为“言性”,提出:“气质中亦有义理。”第三卷为“言仁”,提

  • 清泉县志

    十卷,首一卷,末一卷。王开运修,张修府纂。王开运,江苏武进人,曾任清泉县知县。张修府字东墅,嘉定人。清泉自乾隆二十一年(1756)始置县。县志创修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县江恂。至咸丰十一年(18

  • 江湖小集

    九十五卷。宋陈起(生卒年均不详)编。陈起,字宗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开书肆于睦亲坊,亦号陈道人。明清时所传宋本诸书,称临安陈道人开雕者,皆为所刻。是集所录凡六十二家。有洪迈二卷、僧绍嵩七卷、叶绍翁

  • 江苏省内河战船则例

    是书不列卷数,第一册为太湖右营沙船两只,第二册为太湖左营右营吧唬船十六只,第三册为太湖左营、右营大小快船二十六只,第四册为江南提标中、左前后四营城守营等、肆橹哨船十五只,第五册为提标中左右前后五营、松

  • 四书蒙引

    十五卷。别附一卷。明蔡清(1459-1509)撰。蔡清字介夫,号虚斋,福建晋江人,明代理学家。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曾任江西提学副使等职。学宗朱熹。著有《易经蒙引》、《四书蒙引》。其作此书,初稿

  • 莲洋诗钞

    十卷。清吴雯(1644-1704)撰。吴雯,字天章,号莲洋。薄州(今山西永济)人,原籍辽宁辽阳。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不中举。游食四方,足迹遍及南北。吴雯少敏慧,博览群籍,淹通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