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弹指词

弹指词

二卷。清顾贞观(1637-1714)撰。顾贞观字华峰,一字远平,号梁汾,江苏无锡人。康熙五年(1666)举人,官内阁中书。十五年(1676)设馆教授于宰相纳兰明珠家,与其子纳兰性德友善。后还乡,构筑“积书岩”,以读书终志。顾贞观词的成就很高,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词家三绝”。其词寄悄深切,不落前人窠臼,别开生面,纯用白描手法,不假雕琢。最擅长的是小令,他的小令婉约清新,别有情韵。其诗多为写景抒情或与人赠答酬唱之作,诗风清丽。晚年诗风则趋于古朴淡远,表现出诗人晚年不同的美学追求。著有《积书岩集》等。本书收录词二百四十三阕。顾词迫近苏、辛,出入南北两宋,而兼有众长,与同时的纳兰性德齐名。陈廷焯评他的词“全以情胜,是高人一着处。至其用笔,亦甚圆朗,然不悟沉郁之妙,终非上乘”(《白雨斋词话》卷三)。其工力未深,时见草率。如〔传言玉女〕云:“第三条忽复会。”〔菩萨蛮〕第七首云:“来去莫教催,催教莫去来。”〔戚氏〕云:“昔会断送两婵娟。”〔金缕曲〕第五首云:“吐握惯积劳难免,往钦哉咨汝夔龙典。”第六首云:“纷纷阔扁。”凡此之类,殊难尽举。又如〔定西番〕上半阕无谱,尤为可异。贞观但知发挥情性,不愿斟酌于声律字句间。然其佳者,如〔眼儿媚〕云:“个中须解,寒应胜暖,春不如秋。”委婉有情致。〔采桑子〕云:“不是无情,怕是情多转误卿。”虽是常言,亦可见其天真处。至如寄吴汉槎〔金缕曲〕二阕,虽非词之正派,然金石肝胆,长歌当哭,亦古今少见之作。词名闻名于朝鲜,影响较大。有雍正二年(1724)刻本、乾隆十八年(1753)刊本、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作三卷,另有补遗一卷)、《四部备要》本。

猜你喜欢

  • 西征记

    一卷。宋卢襄撰。卢襄,字赞元,衢州(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为卢襄赴京春试时记行之作,《四库提要》考证其当作于哲宗时。所记之事均无所考据,又杂载诗歌,颇近传奇小说之流。有《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

  • 毛诗正变指南图

    六卷。是书为明末陈重光所刻。重光字端羲,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前有李雯序,谓其书为宋人未竟之本,故详于大而略于小。考卷首,列汉迄宋诸儒训故图谱音训之目,丛杂无次。第一卷全录小

  • 元史本证

    五十卷。清汪辉祖(1730-1807)撰。辉祖字焕曾,号龙庄、归庐,浙江萧山人。乾隆乙未(1775)进士,官湖南宁远县知县。著述颇多,计有三十多种,四百余卷。王宗炎《汪龙庄行状》称他“邃于史,尤留意名

  • 冰壑诗钞

    六卷。清朱令昭(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朱令昭字次公,历城(今山东历城)人,生卒年均不详。少与淄川张元、胶州高凤翰等结柳庄诗社,绘画篆刻无所不能。著有《冰壑诗钞》。是集凡六卷。所收均有古今体诗。其诗

  • 黔江县志

    五卷首一卷,清张九章修,陈藩垣、陶祖谦等纂。张九章,山西平定人,进士,曾任黔江县知县。黔江县志清初始于柴、孙待桂、郑愈,康熙二十二年(1683)王尔鉴续修之,嘉庆十七年(1812)邑人李祖培再修。其后

  • 巴山七种

    二十二卷。清王侃撰。王侃字迟士,西川温江(今属四川省)人,生卒年不详。以贡授州判,不就。著作除本书所收外,尚有《治官记异》、《字通》。《巴山七种》目次为《皇朝冠服志》二卷、《治平要术》一卷、《放言》二

  • 春秋左传典略

    十二卷。明陈许廷撰。许廷字灵茂,海盐(今浙江海盐)人。万历诸生,以荐授兵部司务。该书按《春秋》十二公顺序,每公一卷,摘录《左传》中的语句,加以考核,繁征博引,证以他书,不专主于疏通经义。该书体例芜杂,

  • 四书简题

    四卷。清李元春撰。是书首有自序,言“凡书悉有题,而题四书,简为最先。所题皆阅旧说未能了,思之而得者”。其于旧说引《松阳讲义》、《四书汇参》最多,虽遵朱注,间或也能持平。书中也有关于大义者,如谓成子弑简

  • 梅仙观记

    一卷。宋杨智远(生卒年不详)撰。杨智远,丰城(今属江西丰城)梅山仙坛观道士,撰有《梅仙观记》。传说西汉末年有位叫梅福的,曾修道炼丹,飞举成仙。后人称其为梅仙,并于其成仙处修建宫观以祭祀,其观名为梅仙观

  • 说文正字

    二卷。清王石华、孙凤卿同撰。王、孙二氏之生平未详。是书依《说文》字部,写为正字,并附古文篆籀,或字之变体。去掉徐铉所增之字,分为上下两卷。其于文字源流,叙述简明,可使学者循览易了。不失为小学之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