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庄屈合诂

庄屈合诂

清钱澄之(1612-1693)撰。钱澄之,初名秉镫,字饮光,号田间,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明末清初诗人、学者。万历时诸生,弱冠时以抵阉党闻名。崇祯时以明经贡京师,屡上书言时政得失。后游吴越间,被复社、几社名流引重,组云龙社,意在联络吴淞地区文人,继承东林党人遗风。与陈子龙等友善,又曾求教名学者黄道周。南明桂王时,官至知制诰,撰文指陈皆切时弊。桂林被清军攻占,一度削发为僧,名西顽。后归故里课耕自给,结庐先人墓旁,环庐皆田,故自号田间。著述颇多,有《田间易学》二卷、《田间诗学》十二卷、《庄屈合诂》、《所知录》、《田间诗集》二十八卷、《文集》三十卷,《藏山阁诗存·文存》等。《庄屈合诂》包话《庄子诂》、《屈子诂》,所以将庄、屈合诂,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盖澄之丁明末造,发愤著书,以《离骚》寓其幽忧,而以《庄子》寓其解脱。不欲明言,托于翼经焉耳。”此书《屈子诂》部分又称《楚辞屈诂》。不分卷,有自引、自序、正文部分。其书体例是逐段训诂。每小段之后,先列旧说(旧说以引朱熹《楚辞集注》最多,他在自引中说:“故因朱子之《集注》更加详绎。”)再标出“诂曰”,以示为钱氏意见。《离骚》分段析诂之后,又有总诂。其学术价值在于:一、对《九歌》的篇数,某些诗作意,有新的见解。认为“《河伯》非楚所及,而《山鬼》涉于妖邪,皆不宜祀;屈原仍举其名,改为之词,而黜其祀,故无赞神之语,歌舞之事,则祀神之歌正得九章。此说虽属臆断,但言之有理,可备一说。在自引中说《九歌》“本南楚祀神之乐章,原从而改正之,虽其忠爱之思时有发见,而谓篇篇皆托兴以喻己志者,凿矣。”称《天问》“发抒其胸中所多不可解之愤懑,而必求其义对之,以解其所不解,岂非愚乎!”评说“《九章》之义,具于命题,按题以诂,大略可见,正不俟牵强穿凿以为之也。”这些见解平实而准确,并暗含对前说的辨驳,令人信服。二、在文义阐发上,顺理成章,具有新见。如《天问》:“阻穷西征,岩何越焉,”王逸《楚辞章句》曰:“言尧放鲧羽山,西行度越岑岩之险,因堕死也”。钱氏依《天问》上下文加以解释,以为上文有“永遇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句,故鲧无西行之事,也无越岩之举。钱氏还善于以史实证诗,疏通文义。如解《抽思》“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忧忧”。钱氏云:“《史记》称怒而疏原,又载其击秦失利,皆以怒而败,故知王之善怒也。”这些解释极为合理而可信。三、在词义注释上,也较平允通达。如解《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时云:“‘内美’以质言‘修能’以才言,‘重之’言既有其质,又有其才也”。较诸家之说,最为明彻。解《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道遥以相羊。”他说:“折若木以拂日,庶可从容以求索也。”既简明扼要,又切诗义。此书也有失误之处,主要表现在词语注解上。如《离骚》“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结合上句芳草为萧艾的诗句,此句意几乎不解自明,钱氏却把“莫”解为“莫非”、“莫不”,说芳草变质,莫非是好修之故,显然颠倒了诗句本意。主要版本有:清康熙刊本《田间遗书》中《庄屈合诂》本。同治三年(1864)刊《饮光先生全书》本。

无卷数。清钱澄之(1512-1694)撰。钱澄之字饮光,号田间,安徽桐城人。明季诸生,隆武时授推官,永历三年(1649)改任庶吉士,次年授编修。曾一度削发为僧。以课耕著述终其身,自号田间老人。著有《所知录》三卷、《田间易学》十二卷、《田间诗学》十二卷、《田间集》十卷、《藏山阁诗存、文存》等。此书将《庄子》和《楚辞》二书合为一体,重新编辑而成,是一部杂编之作。取《庄子》中的止诂内篇,郭象作注一篇及诸家之说等内容。取《楚辞》一书中的朱熹集注为主,参以自己意见,详加解释,其全书宗旨以庄子继易说,以屈原继诗说,相互引证,并有所创新。《庄屈合诂》收入桐城钱饮光先生全书。有清同治二年(1863)桐城斟雉堂重刊本。

猜你喜欢

  • 奇器图说

    三卷。诸器图说 一卷。《奇器图说》明西洋人邓玉函(1576-1630)撰。明王征译。《诸器图说》明王征撰。邓玉函,瑞士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他在葡萄牙殖民势力支持下,于天启元年(1621)来中国,曾

  • 南来志

    一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康熙二十三年(1684),王士祯担任少詹事,奉命祭告南海,本书即记载其从京师到广州沿途所见名胜山水。体例仿宋范成大《吴船录》。有清内府藏本、《王渔洋遗书》本、《小方

  • 忠义存褒什

    二卷。明许有谷撰。有谷情况见《古今贞烈维风》条。该书主要记载明惠帝建文之乱中殉难诸臣的事迹,人各为传,传后各系七言绝句一首,以表明作者观点。《四库全书》用两淮马裕家藏本。

  • 读书考定

    三十卷。明陈良儒(生卒年不详)撰。陈良儒,字稚修,湖北人。崇祯中由荫生官光禄寺典簿。著有《茹古略集》、《读书考定》等书。此书共三十卷,分天象、时令、地舆、人物、仕籍、行谊、肖貌、人事、书籍、法教、方使

  • 钦定平苗纪略

    五十四卷。清鄂辉等奉敕撰。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贵州爆发了石柳邓、石三保等领导的苗民起义,历时一年许,后被官府镇压。此书详述了这次苗民起义发生、发展的经过及清政府善后措施。有武英殿聚珍版行世。

  • 横塘集

    二十卷。宋许景衡(1072-1128)撰。许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今浙江温州市)人。元祐九年(1094)进士。宣和六年(1124),召为监察御史。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累迁中书舍人。高宗朝至尚书右丞

  • 忠义水浒传

    见《水浒传》。

  • 读易备忘

    四卷。清王涤心著。王涤心字子洁。河南内乡县人。道光举人,官至直隶道员。所著书籍多达二十余种。此书名为备忘,实则阐述了作者独到的易学思想。认为“至易至简者易也。所以至易至简者,惟其元享利贞也。所以元享利

  • 太白剑

    二卷。清姚康(1578-1653)撰。姚康字休那,安徽桐城人。明季诸生,入史可法幕府,后旋归。明亡后,赋闲故里,抑郁而逝。著有《货殖传评》等。《太白剑》即《新唐书·黄巢传》评论集。崇祯之末,闯献兵起。

  • 书经说意

    十卷。明沈伟撰。其生卒年不详。本姓杜,后仍归本姓为杜伟。伟字道升,号虹野。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代学者。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万历间授南阳推官,迁工部主事,榷税荆州。伟居官清廉,颇有政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