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广灵县志

广灵县志

①十卷。清李焕斗修,王五鼎纂。李焕斗字谷愚,江西临阳县人,出身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任广灵县知县。其为官清廉公正,平恕有容,文邑人士多称赞。按广灵古延陵县地,旧志不可考,明万历间,知县杜一奇有重修本。该志系继杜一奇志而作。李焕斗在其序中曰:“旁搜博采,于生员王所州家,得胜国之残篇,续以近代之轶事,参互考订,讹者正,谬者辟,遗者补,阙者续,疑者阙,信者征,宁实无浮,宁真无伪,宁严核无滥觞,宁朴野无文饰,第成帙”。《广灵县志》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全书十卷,分十纲,六十六目,为:卷一方舆志:沿革、星野、疆域、山川、乡里、古迹、风俗、特产;卷二建置志:城池、公署、武备、驿传、铺舍、仓坊、市里、坊表、烽墩;卷三秩官志:邑令、邑佐、学谕、学训、武职;卷四学校志:学宫、祭器、书籍、乡饮、乡耆、卧碑、学田、义学;卷五赋役志:户口、田赋、起运、经费;卷六政令志:乡约、碑禁、详文、告示;卷七选举志:甲科、乡科、贡选、监生、武科、将帅、封赠、恩荫;卷八人物志:列传、忠、志、节、义、凶逆;卷九祀典志:坛壝、学庙、名宦祠、乡贤祠、祠宇、寺观;卷十艺文志:文、诗。此志较旧志新增内容甚多,义例选材,尚称完备。唯每纲前有小引,后加论,殊不合体。②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郭磊等纂修。郭磊字玉璞,河南商丘县人,出身进士,乾隆十二年(1747)任广灵县知县。《广灵县志》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此编条目六十三,内容较丰富,资料翔实。该志尚有光绪七年(1881)重印本。

猜你喜欢

  • 何氏丛书五种

    二十卷。清何元锡(1766-1829)编。何元锡字梦华,又字敬祉,号蛇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监生。精于簿录之学。家中藏书甚富,所藏书以及金石等多有条贯。其中的善本精抄书,做“获经堂”书屋藏之。元锡

  • 二瓦砚斋诗钞

    十一卷。清金玉麟(生卒年不详)撰。金玉麟字石船。四川阆中人。此集为撰者自十五岁至四十四岁间三十年之诗作一千七百三十五首中精选的一千一百四十一首古今体诗,分十卷,附一卷,亦为十集:芄、青衿、栈云、甲乙、

  • 集注毛诗

    一卷。梁崔灵恩撰。清马国翰辑。崔灵恩,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约生活于510年前后。少笃学,尤精于“三礼”、“三传”。先仕北魏为太常博士,梁天监十三年(514)南归。武帝因推崇其儒术,拜为员外散

  • 胡仲子集

    十卷。明胡翰(1307-1381)撰。胡翰,字仲子,一字仲申,浙江金华人。洪武初,以荐为衢州府(今浙江衢县)教授,后召修《元史》,史成,赐金帛归,其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集乃其门人刘刚及浦阳(今浙

  • 学易大象要参

    四卷。清林赞龙撰。林赞龙字云泽,侯官人。雍正四年(1726)举人。该书以发明大象为主,六十四卦各为一篇。以上下经分为二卷。而冠以纲领六篇为一卷。这六篇一是“发凡”,二是“象例”,三是“义理象数”,四是

  • 音调定程

    不分卷。清缪阗(生平事迹见《律吕通今图说》条)撰。此书以花甲音调与河洛卦爻衍为定程六十格,又取叶怀庭《纳书楹谱》或一二曲或六七曲为式。自谓列声律之阴阳,分别时日之宜忌,以资利用。其凡例云:俞荣宽据理以

  • 论策全书

    见《朱翼》。

  • 泰山搜玉

    四卷。明袁(生卒年不详)撰。袁,字玉田,怀远(今属安徽)人,官泰安州知州。泰山古称“东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历代碑铭、石刻,文人题咏众多,为世所瞩目。是编四卷。乃袁为泰安知州,拾采明嘉靖三十四

  • 喻林一叶

    见《喻林》。

  • 尔雅注

    三卷。宋郑樵撰。郑樵(1104-1162)字渔仲;居夹漈山中,因号夹漈山人,学者称夹漈先生;又号西溪逸民。新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南宋史学家、训诂学家。初隐居力学,凡三十余年。绍兴间以荐召对,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