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师郑堂读经札记

师郑堂读经札记

一卷。孙雄撰。共四十五篇。除《皇父考》、《释义民》两篇与刊本重复,其余四十三篇都是刊本所未收的。书称札记,主要是训诂考证。如《尚书》“名义”条,谓“尚书”见《墨子·明鬼篇》,由此可见“尚书”不是西汉伏生所加。而史迁三代世表称孔子序《尚书》,因此郑玄就认为“尚书”二字为孔子所命名,看来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师郑堂读经札记》诂义力求准确精当,部分出自己意,部分多引证先儒之说,但引用得最多的是桐城姚鼐之说。有原稿本。

猜你喜欢

  • 李义山诗集

    三卷。唐李商隐(公元813-858)撰。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又作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诗人,官至县尉,秘书郎和工部郎中。因受牛僧孺,李德裕竞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

  • 瘦鹤轩词

    一卷。清赵彦俞(生卒年未详)撰。赵彦俞字次梅,丹徒(今属江苏)人。本书收词一百零六首。彦俞与蒋鹿潭善,年六十,始为词。词颇清空,盖师玉田者。其间广引前人词语,不免有伤体例。

  • 诗法家数

    一卷。旧题元杨载(详见《杨仲宏集》)撰。是编论诗大多庸俗肤浅,例尤猥杂。如开卷即云:夫诗之为法,有其说焉,赋比兴者,皆诗制作之法。然有赋起,有比起,有兴起云云。殆似略通字义之人,强作文语,已为可笑。隔

  • 崇祯五十宰相传

    一卷。清曹溶(1613-1685)撰。曹溶字洁躬,号秋岳,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入清后官至户部侍郎。工诗文,除本书外,尚著有《静惕堂诗集》、《粤游

  • 救事教益

    一卷。英国人李提摩太(1845-1919)撰。清光绪年间,李鸿章掌权,李提摩太进谒,论及民教不安事。李鸿章问教会究竟有何益于世。李提摩太乃择各国国计民生之大事,以及教之本末异同,摄取大旨,汇成是编,题

  • 杨子

    见《太元经》。

  • 春秋世论

    五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该书对春秋时期合离之势、盛衰之迹进行评论,总结历史经验,往往有感而发。作者自序称该书“本王道之通塞,堙邪说之利害,旁引兵略,画地形,订国是”,实际上是借春秋史事,

  •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

    十二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广宏明集》辞条。《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作于武德九年(626),贞观四年(630)重修。古本作三卷,共三十篇。卷首有自序及十门括例,初卷有十二篇,中卷有四篇,下

  • 周礼全经释原

    十四卷。明柯尚迁撰。柯尚迁(生卒年不详)字乔可,自号阳山石人,福建长乐人。嘉靖中由贡生官邢台县县丞。《周礼全经释原》六官分十二卷,附《周礼通论》、《周礼通今续论》各一卷。书中训解,标“释者”是采辑古注

  • 乌青镇志

    十二卷。清董世宁纂修。董世宁,乾隆年间任乌青镇督捕。乌镇归属湖州府乌程县,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中隔车溪,两镇联成一市,故合称乌青。《乌青镇志》乾隆二十五年(1760)刻本。十二卷。三十门,分为: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