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巧团圆

巧团圆

清李渔撰。其生平见《闲情偶记》条。此剧写尹小楼之子,幼时游前山未归,父母以为已死,然其子未死,为人收养长成,改名为姚克承,独居汉阳。邻家曹玉宇有一女儿,与克承相恋,曹女常写《诗经》四句于绫帕上,私赠克承,克承则以玉尺赠女。时至明朝将亡,天下大乱,起义军蜂起。过尹小楼家,又虏其老妻而去。曹女亦陷军中,与尹妻相遇。既而鬻所虏妇女,皆装之袋中,不论美丑、老少,皆卖之。克承欲购得曹女,然反得一老妇。此即尹小楼之妻,即克承之亲生母,然克承并不知也。老妇告克承:虏中有一美女袖中常藏玉尺,克承知其为曹女,至而得之,遂成夫妇。后经一翻曲折,尹小楼与老妻及克承再会,发觉为父子,共喜奇遇。曹玉宇亦立战功,荣归寻女,尹曹二家皆庆团圆。此剧以玉尺维系姻缘,奇缘奇遇,巧为缝合针线,而发之幻想,手段老熟,品位尚高。有清初刊本。

猜你喜欢

  • 四书随笔

    三卷。清杨树椿撰。树椿著有《读周易本义随笔》。是书《大学章句》一条,《中庸章句》三条,为一卷。《论语集注》一卷,《孟子集注》一卷。大都杂举诸说,以证书义。所引程朱说居多,此外则考证注中所引名氏,别无阐

  • 握兰轩随笔

    二卷。清卜陈彝撰。陈彝字简庵,生于1628年,卒于1683年。是书共一百一十八条,分上、下两卷,每卷各为五十九条。从经文到史学,从世俗百姓到封建君王,从封建礼学到礼教法规,广泛地进行了杂考,间或阐述个

  • 医镜

    四卷。明蒋仪(生卒年不详)撰。蒋仪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嘉兴(今属浙江)人,正德九年(1515)进士。书中前后无序跋,仅在凡例中蒋氏自称“医镜之镌,骈车海内。今梓药性,仍以镜名。”书中主论药性,分为温

  • 奚囊手镜

    十三卷。明杨循吉(详见《苏州府纂修识异》条)撰。杨循吉好收藏异书,闻有秘本,必欲购成缮写。此书荟粹各家类书,颇称博赡。但卷帙浩繁,又不分门目,显得茫无体例。刘凤、王世贞曾分得其书稿,后逐渐散佚。《明史

  • 销夏部

    见《销夏》。

  • 华严经音义

    二卷。唐代释慧苑(约唐中叶人)撰。慧苑,自叙索隐从师,历十九年之久。他对经译的文字音义颇有建树,能以音训梵言,聊为注疏。所作《华严经音义》,即是对《华严经》音、义两个方面所做出的增补订正,使僧众得以披

  • 读律心得

    三卷。清刘衡撰。刘衡,字蕴声,号帘舫,南丰人。清嘉庆副贡生。道光中官至开归陈许兵备道。有《为治问答》、《庸吏庸言》等。是书为作者任官州县时自《大清律例》中录出。其一卷为理讼撮要,二卷为通用拟断罪名及通

  • 诗经审鹄要解

    六卷。清林锡龄(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锡龄字于九,漳浦(今福建省漳浦县)人。著有《礼记审鹄要解》、《书经审鹄要解》及《诗经审鹄要解》。此书前有乾隆己未(1739)锡龄自序及己巳(1749)再序。从序中

  • 春秋穀梁传糜氏注

    一卷。魏糜信撰,清马国翰辑。糜信字南山,三国时魏东海(今山东郯城)人,官乐平太守,生卒年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糜信注《春秋穀梁传》十二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同。《隋书·经籍志》

  • 东谷易翼传

    二卷。宋郑汝谐撰。汝谐,字舜举,号东谷,生卒年无考,处州(今浙江丽水)人。陈氏《直斋书录解题》谓其立朝多为善类,仕至吏部侍郎。《经义考》引《浙江通志》则云,中教官科,迁知信州,召为考功郎,累阶勋猷阁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