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岁寒居答问

岁寒居答问

二卷,《附录》一卷。清孙奇逢(见《理学传心纂要》)撰。孙奇逢之学主于明体达用,宗旨出于姚江,而变以笃实,化以和平,兼采程朱之学,以弥补其阙失。意为调合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分歧。此书皆录作者和朋友间的问答之语,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思想。他在书中认为,门宗分裂,使人知反而求之事物之际,为朱熹之功,但朱熹卒后天下之实病不可不泻;词章繁兴,使人知反而求之心性之中,为王守仁之功,但王守仁卒后天下之虚病不可不补。如又认为,处人之道,心厚而气和,不独待君子,对待小人亦应如此;骨肉之间多一分浑厚,便多留一分天性,是非正不必太明。旧本前有《附录》一卷,为孙奇逢所作的格物说和杨东明兴学会的八条。既为《附录》不应置于前,可能为装辑时所误置卷首。有天一阁藏本。

猜你喜欢

  • 述学

    内篇三卷,外篇一卷,补遗一卷,别录一卷。清汪中(1744-1794)撰。汪中字容甫,江苏扬州人。少孤贫好学,三十四岁为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绝意仕进。毕沅总督两湖,聘为幕宾。著有《广陵通典》、《周官征

  • 养一斋集

    二十六卷。清潘德舆(1785-1839)撰。潘德舆,字彦辅,号四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八年(1828)乡试第一名举人。选安徽候补知县,未赴任而卒。后建祠于乡社,亦一时地方官之殊荣也。著有《李杜

  • 唐诗贯珠笺

    六十卷。清胡以梅(生卒年均不详)辑。胡以梅字燮亭,吴郡(属今浙江)人。此集专选唐人七言律诗,计二百四十首,几乎占去《全唐诗》七律总数的四分之一,是一部规模很大的唐人七律选本。书前有编辑者的自序和陶彝的

  • 农桑辑要

    七卷。元司农司编纂。司农司为元政府主管农业的行政机构。司农司的设立对于元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王磐《农桑辑要原序》云:“……行之五、六年,功效大著。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农司诸公又虑

  • 博趣斋稿

    二十三卷。明王云凤(1465-1517)撰。云凤字应韶,号虎谷。山西和顺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礼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因劾太监李广下狱,降陕州知州。迁陕西提学副使,历山东按察使,召为国子祭酒

  • 欧阳文粹

    二十卷。宋陈亮(1143-1194)撰。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金华)人。自幼聪颖,才气超群,喜谈兵法,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一挥而就。隆兴初(1163),上“中兴五论”,无回音,便自修于

  • 四书留书

    六卷。明章世纯撰。世纯字大力,临川(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天启元年(1621)举人,官至柳州府知府。闻起义军攻陷京师,悲愤而卒。世纯与艾南英、罗万藻、陈际泰并称“临川四家”。世纯所著书总名为《留书

  • 雁楼集

    二十五卷。明徐士俊(1602-1681?)撰。徐士俊原名翙,字三有,号野君,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士俊工杂剧,多至六十余种。今存有《洛水丝》、《春波影》各一本,收集在《盛明杂剧》中;另有与汪淇合撰的《

  • 耳食录

    初编十二卷,二编八卷。清乐钧撰。乐钧初名宫谱,字元淑,号莲裳,江西临川人。生卒年不详。嘉庆六年(1801)举人,以后屡次会试不中。家贫,同母亲居江淮间。乐钧是江西继蒋士铨之后有诗名的人。著有《青芝山馆

  • 雅颂正音

    五卷。明刘仔肩(约1382前后在世)编。刘仔肩字汝弼,鄱阳(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洪武三年(1370),因荐应召入京,集当时之诗为此编。所收上至公卿,下至衲子,凡五十余人,刘仔肩所作亦附其中。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