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集解

尚书集解

二十九卷。清贺淇撰。贺淇字竹园,湖南衡阳人。此书又名《书绎》,因其列“集解”于前,后加“绎曰”,并以浅显的语言顺释经意。如“放四罪而天下咸服”,绎曰:“共工、鲧以治水无功流,苗以不即功窜,驩兜有荐共工之事,其放必以是,是四罪皆山洪水而得,故天下咸服也。史公以为变四裔是使之为四裔诸侯,以化其夷俗,如今之带罪效用。季孙行父以鄙野不经之语胁宣公,非通论也,郑以说经非是。且鲧之极死,与舜之野死,皆是以死勤事,故夏得以宗鲧,明禹修其功也。”此论至为确当。其他诸说亦多有可取之处,虽间有小失,亦不掩此书之功也。本书为原稿本。

二十卷。孙承泽(1592-1676)撰。承泽字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退谷道人、退道人等。益都(今属山东省)人。因其家世隶上林苑籍,故自称北平人。清代著名学者。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兵科给事中。李自成建大顺朝,授四川防御史。入清,授吏科给事中,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加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衔。后被劾去职。承泽收藏甚富,著述颇丰。除《尚书集解》外,尚著有《九州山水考》、《诗经朱传翼》、《春秋程传补》、《五经翼》、《畿辅人物志》、《四朝人物略》、《益智录》、《河纪》、《天府广记》、《元朝典故编年考》、《学典》、《闲者轩帖考》、《明辨录》、《藤阴杂记》、《学约续编》、《考正晚年定论》、《庚子销夏记》、《研山斋墨迹集览》、《法书集览》、《研山斋图绘集览》、《春明梦余录》、《典制纪略》、《己亥存稿》等,并传于世。《尚书集解》一书,笃信古文《尚书》,与其平生尊崇朱熹之学恰恰相反。其解释经文,多宗宋学而抑汉唐。除蔡沈集传外,多采摭宋代吕祖谦《书说》、金履祥《尚书表注》及元代许谦《读书丛说》,而对马融及郑玄注则予以排斥。

猜你喜欢

  • 鹤泉集

    八卷。明王健撰。王健,字伟纯。浙江永嘉人。永嘉之西山有饮鹤泉,因而取号为鹤泉。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刑部主事,改礼部。升祠祭仪制二司郎中,参定乐律,升南光禄少卿。卒赠礼部尚书。此集

  • 姑孰集

    二卷。明章嘉祯(约1595年前后在世)撰。章嘉祯,字元礼,浙江德清人。生卒不详。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至大理寺寺丞。著有《姑孰集》。是集为诗文杂编,殊无体例,大概为未定之稿。其名曰姑孰,盖因嘉祯

  • 满汉合璧内阁票本式样

    不分卷。是书为清内阁票拟通本式样及部本式样,亦名《丝纶》。无辑录人姓名,亦无撰刻年月。清内阁票拟本章,要求满汉字并用,是书即为求其彼此相合,将一些通行要语辑录为巾箱小本,以备票拟时用。清朝初年,即有这

  • 释氏稽古略

    四卷。元代释觉岸(生卒年不详)撰。据载觉岸字宝洲,乌程(今江苏)人。《释氏稽古略》,亦简称《稽古略》,为编年体通史。它以历代统系为纲,而以有佛以来释家世次行业为纬。所载内容始于三皇五帝至南宋末。按干支

  • 牧津

    四十四卷。明祁承撰。祁承,字尔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参政。为官多年,深知吏治与民生之关系,遂广辑历代循吏事迹,分类编次,成为本书。首列“辑概”一卷,概述

  • 中衢一勺

    七卷。清包世臣(1775-1855)撰。清包世臣,字慎伯、诚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等。安徽泾县人。嘉庆举人,官江西新喻知县,因劾去官。晚年寓居江宁。工书。有《艺舟双楫》、《小倦游阁文集》、《管情三义

  • 同姓名录

    ① 十二卷。录补一卷。明余寅(1519-1595)撰。余寅字君房,晚年改字僧杲。鄞县(今浙江奉化县)人。明万历八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著有《农丈人文集》二十卷,《乙未私志》、《吴越游稿》。周应宾录补

  • 召诰曰名考

    一卷。清李锐撰。李锐字尚之,江苏元和(今江苏吴县)人,诸生。李锐长于算术,他对于时间的推算多较为精确。《尚书·召诰》中“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一句,郑玄注曰“是时周公居摄五年。二月、三月,当为一月、

  • 文选锦字

    二十一卷。明凌迪知(详见《万姓统谱》)撰。本书以《文选》字句辑为二十七门。自谓在合并清江刘氏《类林》及眉山苏氏《双字类要》二书的基础上增减而成。

  • 礼记卢氏注

    一卷。汉卢植撰,清马国翰辑。此书中如《檀弓》子游趋而就客位注,应当附属后文夫入门右下,《月令》止狱讼注,乃趣刑狱毋留有罪注。《文王世子》小乐正学于大胥赞之注、胥鼓南注,应当并入《王制》。《玉藻》于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