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旧疏考正

尚书旧疏考正

一卷。清刘毓崧撰。刘毓崧字伯山,江苏仪征人,道光二十年举优贡生,从其父刘文淇受经文。刘文淇曾作《左传旧疏考正》,并在自序中说,考正了《左传》旧疏之后,其余诸经《易》、《尚书》、《毛诗》、《礼记》等的旧疏,将逐一考正,希望能使六朝旧疏稍还旧观。其后几部未及完成,刘毓崧因而继承父志,完成了《易》、《尚书》、《毛诗》、《礼记》诸经的旧疏考正各一卷。王鸣盛《尚书后案》中曾经谈到,名系于孔颖达的经疏,其实都取自隋代经学家顾彪、刘焯、刘炫三人,故未经删净处,原文犹有存者。刘毓崧此书即本此意而为之考正。如本书考正,孔疏中多次称“大隋”,孔疏作于唐贞观十二年,当时隋朝已经灭亡很久了,删定旧疏的都是唐臣,即使是称述隋代的事也不应该称“大隋”,所以这些地方的经疏为隋人所作无疑。但是刘毓崧还认为,凡“疑本经”、“疑他经”、“疑圣人”,以及前说与后说不相应的,都是六朝旧疏,不是唐人所为,则未必尽然。此书有《皇清经解续编》本。

猜你喜欢

  • 中庸指归

    一卷。中庸分章一卷。大学发微一卷。大学本旨一卷。宋黎立武撰。立武字以常,新喻(今江西新喻)人。咸淳进士,官至军器少监、国子司业。宋亡,不仕,闲居三十年而终。立武《中庸》之学受于郭忠孝,郭忠孝曾游于二程

  • 灵岩山人诗集

    四十卷。《年谱》一卷。灵岩山人集,清毕沅(1730-1797)撰。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授修撰。官甘陕甚久,后累官至湖广总督。其治

  • 春秋世族谱补正

    一卷。清王士濂(详见《周末列国有今郡县考》)撰。清代学者陈厚耀曾著《春秋世族谱》,依据《左传》,对春秋时的姓氏源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订,有条不紊,为读者增添了不少方便。宝应李蝶园鉴于其中年月姓字时有伪

  • 泗州志

    十一卷。清叶兰纂修。即乾隆《重修泗州志》

  • 铁箫庵文集

    四卷。《诗钞》二卷。清朱春生(?-1824)撰。春生,字如名,号铁门,江苏吴江人。春生少从里中顾蔚云。蔚云工诗文,尝与先人及诗友结竹溪诗社。春生系竹溪七子之一。春生治科举,亦兼通其他。是书内容:文集卷

  • 四书心解

    不分卷。清王吉相撰。王吉相字天如,邠州(今陕西邠县)人。吉相曾问业于李中孚,潜心于性命之学。是书大概系其家居养病时所作。自序谓“心解者何?解心也。治心而不解心,恐讲习讨论之总无当于心”。其书自抒心得,

  • 数术记遗

    一卷。汉徐岳(生卒年不详)撰,北周甄鸾注。徐岳字公河,东莱(今山东莱州)人。受历学于汉灵帝(168-188年)时会稽东都尉刘洪,刘又引天目先生之语,徐岳为成《数术记遗》一卷,还著有《九章算术注》二卷。

  • 转天心

    二卷。清唐英撰。唐英生平详见《梁上眼》(辞目)。此剧三十八出,根据艾衲居士所作小说《豆棚闲话》改编。写秀才吴明满腹经纶却功名无望,因题诗抒愤触怒玉帝,被冥司判死后托生于其妾珍珍为儿,取名吴定。吴定孝敬

  • 职方考镜

    六卷。庐传印撰。庐传印,湖广祁阳(今属湖南祁阳县)人。传印少负卓颖之才,久试不第,年入四旬,遂放浪形骸,遍游名迹,参照《大明一统志》,写成《舆地一览》一书,署勅赠逸史文翘庐传印汇编。后十余年,其子庐奇

  • 御制回文诗

    一卷。著者佚名。是书只题“御制”字样,而《明史·艺文志》中又未著录过,不知是明代哪朝皇帝所作。集中诗分春、夏、秋、冬四景并作为诗题,有龙文、连环、八卦等诗体,共收诗二十八首,从内容上看都是一般的游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