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尔雅义疏

尔雅义疏

二十卷。清郝懿行撰。郝懿行(1757-1825)字恂九,一字兰皋,山东栖霞人。清经学家、训诂学家。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官至户部主事。精于名物训诂之学。《尔雅义疏》之外,尚著《反语考》、《山海经笺疏》、《春秋说略》、《荀子补注》、《春秋比》、《易说》、《郑氏礼记笺》、《竹书纪年校正》、《通俗文疏证》等多种。宋翔凤《尔雅义疏序》曰:“迨嘉庆间,栖霞郝户部兰皋先生之《尔雅义疏》最后成书。其时南北学者知求于古字古言,于是通贯融会谐声、转注、假借,引端竞委,触类旁通,豁然尽见。且荟萃古今,一字之异、一义之偏,罔不搜罗;分别是非,必及根原,鲜逞胸臆。盖此书之大成,陵唐轹宋,追秦汉而明周孔者也。”黄季刚《尔雅略说》曰:“郝疏晚出,遂有驾邢轶邵之势。今之治《尔雅》者,殆无不以为启辟户门之书。”胡补安《中国训诂学史》曰:“其书视邵氏之《正义》为善,足与王氏之《广雅疏证》同其精博,为治《尔雅》者必须研究之书也。”三家对郝疏赞誉甚高。然梁启超《近三百年学术史》却曰:“郝氏《义疏》成于道光乙酉(1825年),后邵书且四十年。近人多谓郝优于邵,然郝自述所以异于邵者不过两点:一则‘于字借声转处词繁不杀’、二则‘释草木虫鱼异旧说者皆由目验’(胡培翚撰《郝墓表》引),然则所异也很微细了。何况这种异点之得失还很要商量呢,因前人成书增益补苴,较为精密,此中才以下尽人而可能。郝氏于发例绝无新发明,其内容亦袭邵氏之旧者十六七,实不应别撰一书。义疏之作,剿说掠美,百辞莫辨,我主张公道,不能不取邵弃郝。”案邵氏开创其事贡献甚大,郝氏接续其业,或缀辑异文,或增益旧说,或别为新解,或博引书证,贡献亦殊弘大。且郝氏作疏之时,古音学已有很大发展,学者咸知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不限形体,故郝疏虽非尽善,但往往通贯声义,有所发明。郝疏确较以前著作丰赡详备,“取邵弃郝”未为允当。郝疏刻于《学海堂经解》者,或云经王念孙删定,或云经严厚民删节,传闻异辞,无由评审。沔阳陆建瀛刊本亦不足。咸丰六年(1856年)仁和胡珽刊本,系足本,较删节本多出四分之一;同治间郝氏家刻本系据胡本翻刻。又四川刻本、《四部备要》本(据家刻本)亦足。学者或谓郝疏当以《学海堂经解》本为定本。

猜你喜欢

  • 伤寒论注 伤寒论翼 伤寒附翼

    《伤寒论注》四卷,《伤寒论翼》二卷,《伤寒附翼》二卷。清柯琴(生卒年不详)撰。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慈溪(今属浙江省)人,后迁居吴之虞山(今江苏常熟),生平事迹,文献记载不多,从孙介夫、冯明五等为其《伤

  • 浦阳人物记

    二卷。宋濂(1310-1381)撰。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人。元朝至正(1341-1367)中举官翰林院编修,不赴,明初官江南儒学提举,奉命修《元史》,官累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

  • 可园诗话

    八卷。清陈作霖(1837-1920)撰。陈作霖生平见《可园诗存》条。原署重光耄道人。陈作霖论诗不标榜宗派,此编以记述诗人事迹及载录诗作为主,理论阐述极少。作者在《例言》中说:“兹编搜采,以见闻所及为断

  • 群书纂粹

    八卷。旧本题明徐时行(生卒年不详)编。徐时行著有《书经讲义会编》。本书采摘诸家议论之文,分类纂辑,以备策论之用。不足以称著述。

  • 本事方释义

    见《类证普济本事方释义》

  • 春秋通论

    ①二卷。旧题宋人撰,不见于诸家书目。该书统论周及列国大势,推考其兴废的原因。分为周、鲁、齐、晋、宋、卫、郑、楚、秦、吴越篇,采摘史实,引传以注,并作评论。无甚新意。《四库全书总目》将该书列入《春秋》类

  • 古文正集二编

    不分卷。旧本题葛鼒、葛鼐评辑。杨廷枢、顾缃二序及鼐自为序,言皆不及鼒,文中评语亦止载鼐字。盖鼒为鼐兄,附名其间,恐实则为鼐作,鼐,字端调,江苏吴县人。生卒年未详。崇祯三年(1630)举人。是书题曰二编

  • 孝经疑问

    一卷。明姚舜牧(1543-1622)撰。舜牧,详见《易经疑问》条。该书认为,《孝经》语意联贯,不应分章,尤其不宜立章名。因全部删去。其诠释之文皆老生常谈,无新意。该书亦认为经文多出汉儒附会,或有义不接

  • 谐声部分篇

    一册。不著撰人名氏。其中有王念孙、许瀚校语多处。详核是书,乃是丁履恒《形声类篇》的稿本。与大亭山馆刊本《形声类篇》相较,是书仅有前四卷:卷一形声部分篇,卷二形声通合篇,卷三论入声分部,卷四形声余论;没

  • 尔雅郭注补正

    九卷。清戴蓥撰。戴蓥,休宁(今安徽屯溪市)人,钦赐举人,充三分四库书校对官,为戴震族弟。卷首有恭拟进呈序,称《汉志》《尔雅》三卷二十篇,今篇惟十九,郑樵言出自笺注未行之先。《尔雅》明则百家笺注可废,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