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学类编六种

小学类编六种

三十六卷,附刻一种一卷。清李祖望(1814-1881)编。祖望字宾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长于诗文,兼通小学。著有《古韵旁证》十四卷、《说文重考》十六卷、《说文统系表》等,均传于世。《小学类编六种》汇刊了清代研究许慎《说文解字》有影响的部分书籍。惠栋的《读说文记》对《说文》校勘精当详细。钱大昕的《说文答问》见解精辟,段玉裁的《说文解字》精深博辩;只因李祖望家中藏有他们两人的著述,故未列入此编。任大椿的《小学钩沉》、《字林考逸》二书,李祖望本已列入此编,但由于刊刻未就,仅有目录而无书。江声师事惠栋,著《古文尚书考》,集汉儒诸注,旁考他书,见解独精。研究训诂,著《六书说》,并自书刻石,传其学于子兰。姚文田长于《说文》之学,著《说文声系》、《说文校议》。《说文校议》搜罗广博,所证笃实。江沅曾师段玉裁,工诗文,善篆书,精研音韵训诂,尤擅许学。著《说文解字音韵表》十七卷,《说文释例》二卷。《说文释例》说释独精,诸家少见。陈寿祺通经史,工词章,著《五经异义疏证》、《尚书大传笺》、《越语古音证》等书。他的《说文经字考》博采众长,考证颇详。毕沅的《说文解字旧音》成书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书辑录唐以前传注家所称的《说文解字》音,所辑按《说文》部次排列,注明所据书名。不过毕氏所辑往往误认俗字为正字,误识较多。因有胡玉搢《说文旧音补注》,以纠其谬。李祖望潜心许氏之学,汇刻此编,对研究《说文解字》实在是一大贡献。《小学类编六种》目录:清惠栋《惠氏读说文记》十五卷,清姚文田《说文校议》十五卷,清钱大昕《说文答问》一卷,清陈寿祺《说文经字考》一卷,清江声《六书说》一卷,清江沅《说文释例》二卷,附编清毕沅《说文旧音》一卷。有清咸丰间江都李氏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绍兴先正遗书

    四集,十五种,一百八十二卷。清徐友兰编。徐友兰,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丛书为徐氏搜辑绍兴一带清人著述,或世所罕传,或未刊稿本,刻印而成。分四集,共十五种:茹敦和《重订周易二闾记》三卷、《重订周易小义》

  • 武宣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高攀桂修,梁士彦纂。高攀桂,陕西西澄人,嘉庆十一年(1806)任武宣知县。梁士彦,广西武宣人,乾隆六十年(1795)举人。旧志创修于邑人梁任隆,县令王锡九序,但未及刊行。康熙二十六年(

  • 太元经

    一卷。晋杨泉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杨泉字德渊,三国吴人,征聘不就,从事著述。今仅存《物理论》残篇,杂入晋傅玄《傅子》一书中。上继汉桓谭、王充。主张人死之后无遗魂。开范缜《神灭论》之先河。是书仿

  • 宸翰楼丛书

    八种,三十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丛书所收多为影印宋元佳椠名钞,如唐郭京《周易举正》三卷,为谦牧堂影宋本;佚名《三辅黄图》六卷,为元勤有堂本;宋释净源《肇论中吴集解》三卷,为宋刊本。

  • 龙州纪略

    二卷,清黄誉纂修。黄誉,字耐庵,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廪贡,嘉庆五年(1800)任太平府照磨。此志嘉庆七年(1802)成稿付梓。《龙州纪略》嘉庆八年(1803)刻本。分上下二卷,卷首四序,上卷舆

  • 定远县志

    十二卷,清杨慧修,孔传庆、朱昆玉纂。杨慧,字定生,江苏金匮人,荫生,清道光初年来知定远县事。定远县志,始于明弘治十一年,嘉靖十四年知县高鹤重修之,然记载简略,《四库总目》尝举其体例冗杂,非成志体。自有

  • 吴县图志

    清同治年间刊行本。此图为吴县腹地之图。凡分二十七部,为图三百四十二幅。自明季以来,吴县之鱼麟册籍,悉已销毁,为杜绝侵占之弊,同治壬申(1872),邑令高心夔令用冯氏丈田法,以罗盘弓尺,节节实量,缩绘入

  • 新疆赋

    一卷。清徐松纂。徐松详见《新疆识略》。《新疆赋》乃徐松谪伊犁时所作。其于嘉庆十七年西出嘉峪关,由巴里坤达伊犁,历程四千八百九十里。二十年又丁役回疆,渡本素尔岭,由阿克苏、叶尔羌、达喀什噶尔,历三干二百

  • 史记辩证

    十卷。清尚熔撰。尚熔江西南昌人。《辩证》书末有尚熔自跋,叙说写书经过:闲坐间取《史记》篇篇通释,复作十卷证,共三十四日而完成。但无书备考,不能繁称博引,未免疏漏,语多浅近,欲为读史者作指南,后改名为辩

  • 易经澹窝因指

    八卷。明张汝霖撰。汝霖字明若,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该书《自序》云:“余读《易》龙山之澹窝,偶翻《圆觉经》,闻所谓因指见月也者,乃洒然而起曰:‘圣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