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宝应图经

宝应图经

六卷,首二卷。清刘宝楠撰。刘宝楠(1791-1855),字楚桢,号念楼,江苏宝应县人。道光二十年进士,历任文安、宝坻、固安、元氏、三河等县知县。以治《论语》名世,著有《论语正义》、《文安坝工录》、《释谷》、《愈愚录》、《念楼集》、《宝应文征》、《宝应诗事》等。书以图为主,图之注即经。图经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自隋以来各州、邑皆撰有图经,宋代以前历代图经之著皆亡失,至宋代始改图经为志称。《宝应图经》为刘宝楠私家撰著,前后历时十四年,于道光三年稿竣。此志卷首为历代四境图、历代沿革表;卷一城邑;卷二疆域;卷三河渠、水利;卷四封建;卷五至六人物。此志《历代县境图》十四幅,其绘图技巧甚佳,标位准确,所注地名详尽,图文对照可见宝应历史演变之大势。《河渠》门目总结宝应县境内运河邗沟段十三次变迁,有裨于运河水利发展史的研究。该志有较高的历史地理学价值。有清道光三年(1823)稿本、清道光二十九年王国宾刻本、清光绪九年(1883)淮南书局刻本。

猜你喜欢

  • 周易文诠

    四卷。元赵汸(生卒年不详)撰。汸字子常,休宁(今属安徽)人。师事学者黄泽,受《易象》、《春秋》之学。后复从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筑“东山精舍”,读书著述其中。从此,造诣精深,诸经无不通贯,而尤邃于《春

  • 玲珑山馆丛刻

    六种,十三卷。清顾湘编。顾湘,自号石墩山人,常熟(今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藏书家。《玲珑山馆从刻》收书六种:唐张参《五经文字》三卷、唐唐玄度新加《九经字样》一卷、唐刘赓《稽瑞》一卷、宋娄机《班

  • 铁华馆丛书

    六种,四十五卷。清蒋凤藻编。蒋凤藻字番生,江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官至福建知府,家富藏书。此丛书所收著作,虽不十分广博,但均据宋刊本之影印本,共六种:周辛鈃《通玄真经》十二卷,周列御寇《

  • 和苞汉赵记

    一卷,清汤球辑。和苞之事附见于《外曜记》中。《晋书》记载,亦谓和苞与乔豫谏营寿陵,(刘)曜悦,封为平与子。《史通·史官篇》曰:“自余伪主,多置著作官,若前赵之和苞,后燕之董统是也”。《正史篇》上又曰:

  • 说文拈字

    七卷,《补遗》一卷。清王玉树(1764-1843)撰。玉树字松亭,安康(今属陕西)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尝权惠州府通判。此书为考订《说文解字》之作,分为《考经》、《辨体》、《审音》、《订误

  • 唐文鉴

    二十一卷。明贺泰(生卒年不详)编。贺泰字志同,吴县(今属江苏)人。宏治己未( )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福建。此书杂采唐文,所见颇为隘陋。然据林瀚序称有《两汉文鉴》、《宋文鉴》,惟《唐文鉴》缺焉。故此

  • 尚书离句

    六卷。清钱在培撰。钱在培字苍益,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首有雍正丁未(1727年)汪惟宪、程川二人的序文,又有“凡例”四则。卷一是《虞书》,卷二《夏书》,卷三《商书》,卷

  • 越缦堂诗续集

    十卷。清李慈铭(1830-1894)撰。由云龙(1877-?)辑。李慈铭生平见《白华绛柎阁诗集》条。由云龙字夔举,号定庵,别署碧峣散人,云南姚安人。光绪二十三(1897)举人,京师大学堂毕业。历任内阁

  • 杜律启蒙

    十二卷。唐杜甫撰,清边连宝(约1729年前后在世)集注。边连宝字肇畛(一作赵珍),号随园。河北任丘人。本书为杜诗注解,共十二卷。卷一至卷九为五言绝句,卷十至卷十二为七言绝句。本书对所选杜诗都逐一作了注

  • 灌县乡土志

    二卷,清钟文虎修,徐昱、高履和纂。徐昱,字价民,举人。高履和,贡生。《灌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共二卷。徐昱、高履和因学部檄取以备教材而纂修此志,其首列部颁条例十五门,曰历史、政绩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