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定香亭笔谈

定香亭笔谈

四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官至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曾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等。撰有《研经室集》等。定香亭,是作者在杭州学使署西园荷池中小序,用陆游诗句“风定池莲自在香”之意命名。据阮元自谓,随笔疏记近事遂成此书,书中记录其本人及他人诗文作品颇多。所录诗文作品与说明文字紧密结合,言一事即有相关之诗文附列于后。全书各卷内容分别有所侧重,卷一、卷二多记当时诗坛情况,介绍诗人,存录作品,可资参考。另外还记述阮元自己在浙江各地试诗、试赋、试词诸事。卷三重点记叙作者游览浙江名胜途中纪游和交往唱酬之作。卷四记载作者校勘、编纂经籍诗文的情况,同时谈及书法、石刻等。《定香亭笔谈》反映阮元重家学,尊儒教的思想,他论赋崇“六朝真意”,言诗标举“唐人风范”,提倡典雅可诵之作。《定香亭笔谈》有嘉庆五年(1800)文选楼刊本、《文选楼丛书》本及《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猜你喜欢

  • 元卞管勾集

    见《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 选诗约注

    十二卷。明林兆珂(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林兆珂字孟鸣,福建莆田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刑部侍郎。著有《诗经多识编》。是编取《昭明文选》所录诸诗,重为编次,以时代先后为序。其训释文义,较旧注

  • 范围象教图

    见《圣学范围图》。

  •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

    一卷。清人撰,作者不详。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据福建反,康熙帝任命惠献贝子富喇塔为宁海将军,同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统兵讨之。次年八月,官军破耿军于台州(今属浙江),耿军遁还温州(今属浙江)。本

  • 异鱼图赞

    四卷。明杨慎(详见《檀弓丛训》)撰。是书前有嘉靖甲辰(1544)年自序一篇,作者称《西州画史录》、《南朝异鱼图》,将补绘之。又称,自己读过这两本书,发现书中所载异鱼之名,杂乱谬误,文字也不雅驯,于是就

  • 玉屑斋百家论抄

    十二卷。明张文炎编。张文炎字维谦,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待考。其书取明一代之文,泛论经史疑义者,总萃成编。其体有论、有辨、有评、有解、有说、有考、有叙、有原、有志、有纪、有难、有略、有读。所录凡一百十一

  • 皇明诸司廉明奇判公案传

    见《皇明诸司廉明公案》。

  • 读中庸偶记

    一卷。清邱壑(详见《读大学偶记》)撰。是书随意涉笔,但语多见解。唯说“中庸”二字,谓《中庸》也是言礼之书,中是体,和是用。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用其中之谓中庸。”庸即用,致中和,则用中之谓,无时不

  • 道德经古本

    二卷。唐傅奕(555-639)校定。傅奕,隋唐之际相州邺(今河南临章)人,通晓天文历数,入唐后为太史令,好老氏之学,反对佛教。据《旧唐书·傅奕传》记载,傅奕曾多次上疏言佛教之害,并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

  • 诗声类

    十二卷。分例一卷。清孔广森(1752-1786)撰。广森字众仲,另字撝约,号轩,曲阜(今属山东)人,孔丘六十八代孙。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后父母丧,以哀卒。广森曾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