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守山阁丛书

守山阁丛书

一百一十种,六百五十二卷。清钱熙祚编。钱熙祚字锡之,金山(今江苏镇江)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藏书家,善长校勘古籍。道光初年,钱熙祚得张海鹏《墨海金壶》残版,并增补五十六种,成此丛书。钱氏因张海鹏所刊抉择不精,故与南汇张文虎、金山顾观光等人商榷去取,分别校勘。丛书按四部分类,所收著作多出自浙江文澜阁。也有出自其他本的,如《招补总录》和《至元征缅录》是据阮元文选楼进呈本;《大唐西域记》和《华严经音义》是据嘉兴楞严寺旧刻支那本;《能改斋漫录》据临啸书屋刊本。无本可据者,也广引群籍以证之。《守山阁丛书》择选校勘之精细,在诸家丛书之上。书前有胡培翚序和阮元序,胡序称其“精择沈校足以津逮后学,昔贤著作苦心,不致淹没于讹文脱字”。道光二十四年(1844)丛书刻成,第二年钱熙祚去世。有道光二十四年钱氏家刊本。清光绪十五年(1899)上海鸿文书局据清钱氏本影印。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博古斋据清钱氏本影印。

猜你喜欢

  • 别号录

    九卷。清葛万里(生卒年不详)撰。葛万里号梦航,昆山(今属江苏)人。此本辑录宋、金、元、明人的别号,以别号的尾字分韵编辑。宋、金、元人共一卷,录一千八百余人。明朝人八卷,录一千二百人。宋、金、元人只注明

  • 乐昌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民国刘运铎修,陈宗瀛纂。刘运铎,湖南慈利人,乐昌县长。旧志创始于明万历间知县张祖炳,而后至同治八年(1869)四次增续修。民国十八年(1929)九月,县长刘运铎开局纂修,次年二月成书。

  • 炳烛编

    四卷。清李赓芸(1754-1827)撰。李赓芸字生甫,嘉定(今上海市嘉定)人。慕许慎之学,自署许斋。乾隆进士。知浙江孝、丰等县,嘉庆间累官福建布政使。李赓芸淹贯经史,通六艺,精三礼,著有《稻香吟馆诗文

  • 茗香堂史论

    四卷,清彭孙贻撰。彭孙贻字仲谋,一字羿仁,海盐(今属江苏省)人。明末贡生,入清后决意不出仕,学问宏深奥衍,对天文历算尤为精通。他的诗作为王士祯所赏识,七言律诗仿效陆游,著有《茗斋集》、《五言妙境》、《

  • 古学汇刊

    二集 六十种,一百二十卷。清邓实编。邓实字秋枚,广东顺德人。生卒年不详。光绪三十二年(1906),邓实与刘师培、黄节等人在上海发起国学保存会,提倡旧学,编印《国粹学报》,并刊有《国粹丛编》、《风雨楼丛

  • 谰言

    一卷。周孔穿(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穿字子高,孔子六世孙。曾和公孙龙会见于赵平原君家,与龙争辩坚白异同之论(见《孔丛子·公孙龙》)。《汉书·艺文志》儒家《谰言》十篇,《注》不知作者。颜师古曰:“

  • 保定城守纪略

    见《甲申保定城守纪略》。

  • 春秋人名异文考

    二卷。清叶德辉(详见《周礼郑注改字考》)撰。作者鉴于《春秋》三传人名,异文颇多,于是博引诸书,详加考证,订正其中的舛误。该书征引广博,《诗经》、《尔雅》、《礼记》、《战国策》、《史记》以及各家注疏都加

  • 寒香馆文抄

    八卷。清贺熙龄(1787-1846?)撰。贺熙龄字光甫,号蔗农。善化(今湖南长沙)人。嘉庆年间进士,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该集八卷,其中卷一为杂著,卷二卷三为序跋,卷四为记,卷五为墓表志铭传,卷六卷七为

  • 费氏古易订文

    十二卷。清末民初王树楠(1851-1936)撰。王树楠字晋卿,河北新城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至新疆布政使。入民国后为清史馆总裁。著述颇丰。其易学著作除本书外,亦有《周易释贞》二卷。此书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