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集义

孝经集义

二卷。清曾世仪撰。曾世仪字鸿陔,湖北黄冈人。道光进士,官至知府。是书用古文本,集经、子成句注于经文之下。题曰集义,实为集语。所集自《易》、《尚书》、《诗》、“三礼”、《左传》、《穀梁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尔雅》、《钩命决》至《国语》、《家语》、《孔丛子》、《淮南子》、《论衡》、《搜神记》。经文引诗书之下,概引顺治御注。所集经子诸语,有切今孝经并能与其相互阐发的,也有无关孝经不着边际的。书首有咸丰十年江夏彭崧毓序,书末有其子锡龄所撰《孝经述言》。该书以经注经,前无此例,亦可视作一种体例。《孝经集义》的版本为同治十年(1871)刊本。

猜你喜欢

  • 阳明全集

    二十卷。《传习录》一卷。《语录》一卷。明王守仁(1472-1528)撰。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累擢右佥都御史,后封新建伯。总督两广,卒谥文成。守仁

  • 针灸甲乙经

    十二卷。西晋皇甫谧(215-282)撰。皇甫谧,字土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县朝那镇)人。出身寒苦。精于医道,学识渊博,并通文史。晚年得风痹疾,半身不遂,乃潜心医学,撰《针灸甲乙经》。该

  • 中州启札

    二卷 元吴宏道撰。吴宏道字仁卿,金台蒲阴(今河北完县)人。生卒年不详。江西省检校掾史。是书作于大德五年(1301)。前有许善胜序,称吴君裒中州诸志往复书尺,类为一编。凡若干卷。体制简古,文词浑成。其上

  • 仪礼注疏详校

    十七卷。清卢文弨(1717——1796)撰。文弨字绍弓,一作召弓,号矶鱼,又号抱经、石鱼、粲斋,晚号弓父,学者称抱经先生。浙江余姚人,乾隆十七(1752)年进士,官至提督湖南学政。卢氏精于校勘,一生校

  • 中庸大义

    一卷。王树楠(详见《中庸郑朱异同说》)撰。是书要旨,以《中庸》一书,何为孔子之语,何为子思之语,古今传注,不为分别。读《中庸》应先明于此。书中有先引孔子之言,而引申其义的;有先倡明其义,后引孔子之言以

  • 广韵研究

    张世禄著。是书是研究分析《广韵》的著作。凡五章:一《广韵之作述及其体例》、二《广韵以前之韵书》、三《广韵之韵部》、四、《广韵之声类》、五《广韵以后之韵书》。此书对《广韵》的价值、名称、作述者、版本、反

  • 少微通鉴节要

    五十卷。宋江贽撰。贽字叔直,崇安(今属福建)人。政和中,少微星现,朝命举遗逸之士。有司以贽应诏,贽辞不赴,赐号少微先生。是书取司马光《资治通鉴》删存大要。然首尾赅贯,究不及原书,该书又名《通鉴纂要》,

  • 忠愍集

    三卷。宋李若水(1093-1127)撰。李若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今河北曲周)人。靖康初,以上舍登第。由大学博士历官吏部侍郎。曾随钦、徽二帝入金营,金将逼二帝易服,他抗言力争,痛骂金人为狗。粘

  • 四书正体校定字音

    无名氏撰。是书卷首有道光壬午闰三月榕荫堂主人宜亭氏序,是书为其所刊。序称“持节吴下,来典尚衣,公条无理,率以课子为事。适友人汪君节安有家藏《四书正体校定字音》一书,逐字音切,无复无遗。且笔墨悉照《洪武

  • 三代地理小记

    一卷。王国维撰。王国维事迹见前条。《三代地理小记》一书共有十篇文章:(1)说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据《荀子·成相篇》、《左传》襄九年、定九年传、《竹书纪年》及《水经注》、《尚书》正义引《世本》,来解释《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