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学古本通义

大学古本通义

一卷。附古本大学心测。清成瓘撰。瓘字肃中,号箬园,晚号古稀迂叟。邹平(今山东邹平)人。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是书初名《大学疑谳》,审定后改为《大学古本通义》。全书章段依郑,诠义依朱,使今古两家无所滞碍。康熙间,李光地所著《大学古本说》,所诠诸义,有异于朱子,又认为章、段宜全从孔疏,故撰此书,详为辨其义之异于朱子者。其说皆能归诸易简,而极精湛。所附《古本大学心测》,分十二节,首节总论大旨。二节三节标目为首章五而后,二章七而后。四节五节六节标目为次章六。七节八节标目为诚意根于致知测。九节至十二节标目为《大学》三章四章五章好恶异同心测。瓘所著书中,以《箬园日札》最有名。《山东通志》谓是书载于《日札》中,但索检《日札》却没有,可能在《续编》中。是书有家抄本。

猜你喜欢

  • 读诗经偶录

    二卷。清金荣镐撰。荣镐字芑订,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起于《周南·关雎》,终于《豳风·狼跋》,《小雅》以下均缺,不知是著书者仅成《国风》,还是《小雅》以下诸篇已佚。此书不载经文,有所诠释者,则标其

  • 春秋朔闰表

    一卷。清王韬(详见《春秋朔闰日至考》)撰。该书是作者所撰《弢园经学辑存》中的一种,为旅居海外时所作。据春秋时的至日朔闰,排列为表,每行为一年,分为十二格,每格为一月,遇闰年则置十三格。大体上以冬至为经

  • 厌次琐谈

    一卷。明刘世伟(生卒年不详)撰。刘世伟,字宗周,阳信(今山东省阳信县)人。明嘉靖中官宁州同知。此书杂取古人说部而加以评论,其见识颇浅,甚至载有一些如宋江诱柴进为盗之事等俚俗附会之说。书末附有《谈后》二

  • 四望亭全传

    见《绿牡丹》。

  • 左传通释

    十二卷。清李惇(1734-1784)撰。惇字成裕,一字孝臣,高邮(今属江苏省)人。乾隆庚子进士,注选知县。治经学,尤深于《春秋》三传之学。除《左传通释》外,还著有《群经识小》八卷、《淀湖漫稿》三卷,以

  • 舜典补亡

    一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舜典补亡》一书坚信古文《尚书》,不信今本《尧典》与《舜典》之分篇。今传《舜典》前有“曰若稽古帝舜……”28字,本是南朝齐姚方兴所加,其作伪甚明。奇龄遂弃之,截取今

  • 函山集

    十卷。明刘天民(1486-1541)撰。刘天民字希尹,号函山,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除户部主事,谏武宗南征,受廷杖。改礼部,谏大礼,复受廷杖。迁吏部郎中,出知寿州。历官按察司

  • 听云仙馆西游感怀吟草

    一卷。清汤成彦(生卒年不详)撰。汤成彦字秋史。阳湖(今江苏武进)人,(约为道光、咸丰年间人)。曾在京为官,工诗,精于典狱,因事受他人株连去官。成彦诗作悲慨淋漓,指事抒情,言中有物。此诗草乃成彦西游秦陕

  • 论语传注

    二卷。大学传注一卷。中庸传注一卷。传注问一卷。清李塨撰。李塨详《周易传注》条。李塨曾师事颜元、毛奇龄,故此书解释经义多与宋儒相反,反对讲习空谈,而力主经世致用之实学,于宋以前经解也多有采纳。解《论语》

  • 魏三体石经续录

    一卷(民国十二年七月石印本)。吴宝炜撰。是书补录前书未收之石,计《尚书》之《多士》篇五行三十字,《多方》篇五行十二字。《春秋·文公十年、十一年》经五行二十九字,与《多士》一石互为正反面。又《多方》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