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十二卷。玄奘撰。玄奘(公元600-664),唐代洛州缑氏(今河南)人。俗姓陈,名祎。唐代著名高僧。俗称唐三藏、唐僧。唐贞观元年(公元627),玄奘从长安(今西安)出发。西行赴天竺(今印度)求经。经今新疆及中亚地区,历近二十年的艰难跋涉,于贞观十九年(645)正月七日返回长安。带回从西域所得梵本六百五十七部及很多佛像。三月住进长安弘福寺译经。并奉唐太宗令撰写《大唐西域记》。仅用一年时间完成此书。它记述了玄奘赴印度游学所经历的一百二十八个国家、地区的物产、风俗、人文景观等。记录下七世纪中亚、南亚等地区的大量珍贵史料。民间也广为流传他的故事。如小说《西游记》,就是以其素材而成。这部书为国内外所重视。有许多刻本、译本和研究著作。十九世纪后期,曾出版过法、英译本。日本人堀谦德和足立喜六,均对此书有注释。清人丁谦亦著有《大唐西域记考证》。此书钞本、刻本有多种,但多为残本。有墨海金壶本、守山阁本、明刊支那本、吴氏刊本、明南此佛藏本、雍正十三年重刊龙藏十卷本等。唯日本所藏高宗三十一年(1244)刻本,称《高丽新藏本》较为完好。

猜你喜欢

  • 遍地金

    四卷。即《五色石》的前四卷。内容见《五色石》。本衙藏板本,藏大连图书馆。

  • 翠薇花馆词

    二十九卷。卷首一卷。清戈载(约1786-?)撰。戈载字顺卿,又字宝士,号双红词客,清代词人,约为清嘉道间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诸生。工于填词,韵律精当。其室题名曰“校词读画斋”。著有《词林正韵》、

  • 孝史

    十卷。清钱尚衡撰。钱尚衡,字云林,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古人孝行,上起唐虞,下迄明代,以朝代先后为序。所记人物事件多采自正史及《一统志》,后其子凤文又搜访稗官小说,续补成编。各传之

  • 燕几图

    一卷。作者不详。旧本题宋黄伯思撰。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撰者考证,黄伯思北宋人,其生卒年代与是书自序中所题的年代不符,序末的题名,以字为名,以名为字,尤其谬误,故编撰者认为是书“殆后人所依托”。《燕

  • 观乐生诗集

    五卷。明许继(1350-1386)撰。许继,字士修,浙江宁海人。洪武初官至台州(治今浙江临海)训导。事迹具详方孝孺撰传。此编计古诗四卷、律诗绝句一卷。末有洪武十一年玉璞撰《宜耕轩记》。宜耕轩者,继隐居

  • 唐一庵年谱

    一卷。明李乐辑,清王表正重辑,许正绶三辑。乐桐乡(今安徽桐城北)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尚宝司卿。表正宁海人,举人,归安县教谕。正绶乌程人,湖州府学教授。该书记明唐枢事实。枢字子镇,浙江

  • 普济本事方

    见《类证普济本事方》。

  • 砚林诗集

    四卷。清丁敬(1695-1765)撰。丁敬,字敬身,又字砚林、隐君,号钝丁,自称龙泓山人。乾隆初,举博学鸿词科。好金石文字,工书能诗,尤精篆刻,吸取秦、汉印艺术风格,而不拘泥于法,擅长以切刀法刻印,苍

  • 春秋取义测

    十二卷。清法坤宏(1698-1785)撰。坤宏字直方,一字镜野,号迂斋,胶州(今山东半岛)人。乾隆时举人,官大理评事。治学以王阳明为宗,博通群经,尤深于《春秋》,著有《学古编》、《纲目要略》及《春秋取

  • 司勋文集

    八卷。明罗虞臣(生卒年不详)撰。罗虞臣,字熙载,广东顺德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吏部稽勋司主事。罗虞臣初任刑部主事,提牢时宽假张延龄,为大猾刘东山所讦。下狱拷掠,斥为民。既归庐山中,读书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