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增定汉魏六朝别解

增定汉魏六朝别解

九十二种,六十卷。明叶绍泰编辑。叶绍泰字来甫,年里生平俱不详,曾与黄澍同编《汉魏别解》十六卷。本丛书选辑经史古学及秦汉至六朝集部诸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主要子目书有:汉扬雄《太玄经》、汉马融《忠经》、魏王弼《易略例》、汉韩婴《韩诗外传》、汉班固《白虎通》、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春秋阴阳》、汉孔鲋《孔丛子》;汉赵晔《吴越春秋》、晋孙盛《魏氏春秋》、隋薛收《元经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汉陆贾《陆子新语》、隋王通《文中子中说》、汉焦赣《易林》、汉京房《易传》、汉应劭《风俗通》、汉刘向《洪范五行传》、汉王逸《楚辞章句》;汉贾谊《贾长沙集》、汉蔡邕《蔡中郎集》、汉孔融《孔少府集》、宋谢灵运《谢康乐集》、宋颜延之《颜光禄集》、宋鲍照《鲍参军集》、梁陶弘景《陶隐居集》、梁任昉《任彦升集》、陈徐陵《徐孝穆集》、北周庾信《庾子山集》、隋卢思道《卢武阳集》等等(种类过多,此不具列)。丛书之采辑不如《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精审,目的亦不在于辑存古书,只是评选古文以为蒙拾帖括之用而已,价值并不太高。今传本有明崇祯十五年(1642)采隐山居刊本,藏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与武汉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 吴越春秋

    十卷。汉赵煜撰。赵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书的前面有旧序,称隋、唐经籍志都著录为十二卷,但今存十卷。此书是元大德十年丙午所刊,后有题识,前面有文林郎国子监书库官徐天祐音注。作者所述虽然有些芜杂,但

  • 诸子平议

    三十五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省德清县人。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因事罢职。后侨居苏州,主讲苏州紫阳书院、上海求志书院、德清清溪书院、归安龙湖书院等。而主

  • 蚕桑要言

    一卷。清吕子香(生卒年不详)撰。吕子香,浙江新昌县人,曾任过天台县训导。《蚕桑要言》讲了与蚕事有关的各项事宜共三十九条,旨在鼓励、指导人们从事养蚕生产。书中所述客观、实际,具有较高实用价值。《蚕桑要言

  • 玉牒

    不分卷。清历代敕编。玉牒,即指清朝宗室谱牒。清朝规定由宗人府会同内院礼部十年一次纂修玉牒。现有故宫博物院藏原稿本,另有宗人府副本原藏孔德学校。

  • 丧服表

    一卷。清孔继汾撰。生卒年不详。继汾字止堂,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六十九代孙。撰有《劻仪纠缪集》。曾经辑录《孔氏家仪》一书,对凶礼阐述得极其详细,是表为其中之一。遵古礼以损益时制五等之服,著表者

  • 春秋正解体要

    二十一卷。清黄宗杰撰。宗杰,闽中(今福建省)人。该书辑录各家对《春秋》的解说,删烦就简,以存所谓“正解”。有清乾隆壬子(1792)撷云书屋刊本。

  • 乐全集

    四十卷。《附录》一卷。宋张方平(1007-1091)撰。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今河南商丘)人。方平自号乐全居士,其集名亦称乐全,取庄子“乐全之谓得志”语。少聪颖绝伦,于书一览不忘。家贫无书,从人借三史

  • 洛阳县志

    六十卷,清魏襄修,陆继辂纂。魏襄,大兴籍,阳湖(今江苏省武进县)人,进士,曾任永宁知县,嘉庆十七年(1812)任洛阳县任知县。陆继辂(约1775-1845),字祁生,阳湖(今武进县)人,嘉庆五年(18

  • 翊圣保德传

    三卷。宋王钦若(962-1052)撰。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属江西新喻)人,中进士甲科,官至司空、门下侍郎等。王钦若状貌短小丑陋,为人奸诈,因妒忌寇准在澶渊之役立奇功而进谗言使寇准去职。王钦若

  • 严氏济生方

    见《济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