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坦园诗录

坦园诗录

二十卷。《坦园文录》十四卷。清杨恩寿(1835-1891)撰。杨恩寿,字鹤俦,号蓬海、朋海、蓬道人。湖南长沙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在云南、贵州作幕宾多年。恩寿不仅工诗文,而且善写传奇,著作颇丰。著有传奇《姽婳封》、《麻滩驿》、《桂枝香》、《桃花源》、《理灵坡》、《鸳鸯带》、《再来人》等七种。除《鸳鸯带》外,余六种合称《坦园六种曲》。另有戏曲论著《词余丛话》、《续词余丛话》。丛书《坦园全集》。本《诗录》二十卷,辑作者从1847年至1891年间诗作一千三百八十三首。《坦园录》十四卷,内容为序、论、议、书、传、行状、墓志铭、记、书事、铭、赞、辞赋、诔、祭文,共辑九十二篇。有清光绪中长沙杨氏刻《坦园全集》丛书本行世;今本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标点本。

猜你喜欢

  • 迩言

    十二卷。南宋刘炎(生卒年不详)撰。刘炎字子宣,括苍(今浙江丽水)人,精于理学。此书共十二章,分别为《成性》、《存心》、《立志》、《践行》、《天道》、《人道》、《君臣》、《治道》、《今昔》、《经籍》、《

  • 灵秘十八方加减

    一卷。明胡嗣廉(生卒年不详)校编。不知何人撰著。亦有版本题胡嗣廉撰。胡嗣廉济南(今属山东)人。此书又名《加减灵秘十八方》,七千余字。书前有嘉靖十七年(1538)可泉子序。作者因世人多用《和剂局方》,而

  • 春秋宗朱辨义

    十二卷。张自超(?-1717)撰。张自超字彝叹,高淳(今属江苏)人,清代经学家。张自超之研究经史,期于躬行实践,康熙四十二年中进士后授经讲学,文行日著,未仕而卒。此书以朱熹谓《春秋》据事直书为旨。张氏

  • 香东漫笔

    二卷。清代况周颐撰。此书大部分内容记述金石考证、诗词评论方面的内容,其它方面则记载了一些掌故、版本、名人轶事之类内容。作者所著笔记较多,此书可与作者的另外几本金石词话类书互相参证。书中所载的写本《白石

  • 畿辅水利议

    不分卷。林则徐撰。林则徐(1780-1850),字无抚,一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二十五年(1820)出任浙江杭嘉湖道。道光三年(1823)任江苏按察

  • 清凉山志

    十卷。明释镇澄撰。镇澄,燕山广应寺僧人。清凉山亦名五台山。在山西五台县北百二十里。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雄踞雁代,盘错数州。在四关之中,

  • 妇婴新说

    一卷,英国合信(详见《西医略论》)撰。咸丰七年(1858)合信至上海,撰《西医略论》,以补充《全体新论》之不详备之处,其中论及外科之学,便有人责难合信,认为江南人柔弱,不可轻易以刀技治病,西医之法不能

  • 敬所文集

    三十卷。明王宗沐(1523~1591)撰。王宗沐,字新甫,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嘉靖进士。授刑部主事,提升任用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洞书院,累迁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迁刑部左侍郎,以京察拾遗而罢归。谥襄

  • 寒山帚谈

    二卷。拾遗一卷。附录一卷。有赵宦光(生平详见《说文长笺》)撰。此书本在《说文长笺》之中,后析出单行。其《说文长笺》穿凿附会,引据疏漏,尤为后世小学家所讥。但《寒山帚谈》一书则为书家所重,上卷共四篇,一

  • 逃虚子集

    十一卷。《类稿补遗》八卷。明姚广孝(1335-1418)撰。姚广孝幼名天禧,本医家子弟。江苏苏州人。元至正年间出家为僧,法号道衍。晚年自称逃虚老人,又称懒阁翁、独庵老人。入明后永乐帝赐名广孝,字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