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川通志

四川通志

①四十七卷首一卷,清黄廷桂纂修。黄廷桂(1691-1759),汉军镶红旗人,字丹崖。康熙末以世荫起家,历任宣化总兵,四川提督,甘肃巡抚,两江、四川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乾隆二十年(1755)任陕甘总督,时值清军入新疆平阿睦尔撤纳及大小和卓之乱,廷桂常先期筹画军需,马驼、粮饷、驿递诸事均合高宗旨意,屡受奖励,封三等忠勤伯。二十四年病死于凉州。《四川通志》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此志条理清晰,体例严谨。其于旧志之阙者补之,略者增之,较旧志为详备。其田赋、边防、土司、兵制诸目记载尤为翔实,可谓信今传后之作。然其仍有因沿旧志之错而错误之处。如唐韦昭度征陈敬暄无功而还,宋岳云为忠州防御使乃遥授之官,俱不应入名宦。卢允文为四川宣抚,乃统制全蜀,应入总部,而不应仅入保宁府。唐之鲜于仲通依附杨国忠丧师南昭,新旧《唐书》均有明确记载,而此志反以其忤国忠而被贬,载入人物,实为荒谬。该志尚有乾隆元年(1736)补版增刻本及乾隆间《四库全书》本。② 二百零四卷首二十二卷,清常明修,杨芳灿纂。常明,曾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四川总督。杨芳灿(1753-1815),字才叔,一字蓉裳,江苏无锡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应廷试得知县。平回民田五起义,擢灵州知州。不久,任户部员外郎,参与纂修《会典》。晚年为衢州、杭州关中书院山长,最后入蜀主纂《四川通志》。杨芳灿工于诗及骈体文,少即华瞻。著有《芙蓉山馆诗稿》、《芙蓉山馆词钞》、《真率斋词》、《荆圃唱和集诗》、《真率斋初稿》及《四川金石志》等。嘉庆十七年(1812)春,常明领衔督修《四川通志》,聘杨芳灿入蜀为主纂,十九年(1814)冬完成初稿,继而增削历二年多,二十一年(1816)始刊刻成书。《四川通志》嘉庆二十一年刻本,全书二百零四卷首二十二卷,分为十二志,依次为天文志;舆地志;食货志;学校志;武备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经籍志;纪事志;西域志;杂类志。卷首另载圣训、宸章二十二卷,书前有常明、李銮宣、陈若霖序、凡例、重修《四川通志》奏折、修志姓名、原修姓名、原志目录、新志目录等。该志基本上采用两级编目,惟《人物志》列女目采用三级编目,有贤淑附才艺、义烈、贞孝、完节四小目。蜀地西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专门设立《西域志》,将天文、舆地、人物、艺文等皆纳入该志。对前、后藏的史料以及边防土司记载详核。综观该志,分纲列目,简明扼要。如都邑废城,郡县旧治,虽名存实亡,皆一一载述;先民里居,别墅故址,凡有观感者,皆搜访并详述之。然不足之处是,职官表以古代官制与近代官制强相比附,以当时之总督比三代之州牧方伯,知府比于秦汉太守等,十分牵强。

猜你喜欢

  • 蝶几图

    一卷。明严澄(详见《松絃馆琴谱》)撰。是书是据《燕几图》变通而成。《燕几图》以方几长短相参,是书则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几案形状如蝶翅,所以叫蝶几。其式有三,其制有六,其数有十三,其变化之式共有一百多

  • 说文引汉律令考补正

    一卷。清李滋然(生卒年不详)撰。滋然字命三,号树斋,长寿(今属四川)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广东知县。著作尚有《孔子集语补遗商正》、《仓颉辑补斠证小笺》。是编系补正吴县王斡臣《说文解字引汉律

  • 孝经通释

    十卷。清曹庭栋(1699-1785)撰。曹庭栋,详见《易准》条。该书为主古文,而以今文附载于下。其辑注则征引广备,辑录了唐五家、宋十七家、元四家、明二十六家、清十家,旁征诸说又有十二家之说。《孝经》词

  • 隐拙斋集

    五十卷。清沈廷芳(1702-1772)撰。沈廷芳字畹叔,号椒园,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终年七十一岁。乾隆元年(1736)以监生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迁河南按察使。廷芳古文学于方

  • 续自警编

    八卷。明黄希宪(生卒年不详)撰。黄希宪字毅所,一字伯容,金溪(属江西省)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御史。清录用建言诸臣,为参政福宁。时值倭寇入犯,黄希宪率兵击败之。后为嘉兴知府,缮修捍海诸堤

  • 翻切简可篇

    二卷。作者有争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清张燮承撰。燮承字师筠,含山人”。案是书咸丰元年(1851年)陈奂序云:“师筠张先生著《简可篇》二卷,仅数十纸,音韵奥旨已较若列眉,且并为十九字母,作横直

  • 诚斋牡丹百咏

    一卷。《梅花百咏》一卷。《玉堂春百咏》一卷。明朱有燉(1379-1439)撰。有燉为明代戏曲、诗文作家。号诚斋。周定王长子,太祖孙。洪熙元年袭封为周宪王。生平事迹见《诚斋录》文。《牡丹百咏》有宣德五年

  • 杨子

    见《太元经》。

  • 萸江诗存

    三卷。清陶必铨(1755-1806)撰。陶必铨,字士升,号萸江,湖南安氏人。乾隆年间诸生,事迹不详。该编为必铨之子陶澍搜集残稿编成,有古今体诗一百三十五首。据编首唐仲冕作的序以及卷末邓显鹤作跋介绍,必

  • 小学纂注

    六卷。清高愈(详见《高注周礼》)撰。是书将陈选旧注略加删订,后附《总论》及《朱子年谱》。《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