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浅说

四书浅说

十二卷。明陈琛(?-1545)撰。陈琛字思献,号紫峰,福建晋江(今福建晋江)人。明经学家,著有《易经通典》、《四书浅说》等。陈琛讲学务平易切实,不为穷高极远之论。其说四书也同此旨,语求浅显而理甚醇正。陈琛曾学于蔡清门下,清著有《四书蒙引》,明侍卿陈证赞评曰:“虚斋《蒙引》得圣学之精深,间有意到而言或未到……紫峰《浅说》,得圣学之光大,意到则言无不到。”是书及《蒙引》皆为举业而作。是书初刊为隆庆二年(1568),有圣泉子序,又有崇祯十年(1637)刊本,有唐光夔序,至乾隆三十年(1765)裔孙陈礼馨又为翻刊,蔡新作序。该书有崇祯十年(1637)刊本。

猜你喜欢

  • 嵇康圣贤高士传

    一卷。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载:《圣贤高士传赞》三卷,嵇康撰,周续之注。《晋书·稽康传》载:上古以来高士,为之传赞,欲友其人于千载也。《宋书·周续之传》载:常以嵇康《高士传》得出处之美,因为之注

  • 困翁易学

    八卷。清王文潞撰。王文潞字坦夫,又字介人,安化人。诸生。工诗词,有《羲亭诗抄》。晚年更号困翁,故名其易学著作为《困翁易学》。此书以彖为主,阐发义理,其说源于宋儒,不取先天别传,使易学发展演变的脉络清晰

  • 翏翏集

    四十卷。明俞安期(1550-?)撰。俞安期,初名策,字公临,更名后,改字羡长。江苏吴江人。卒年不详。著有《唐类函》等多种。是集凡四十卷。为骚一卷,赋一卷,诗三十七卷,杂文一卷。安期之名本由依附七子而成

  • 小山画谱

    二卷 清邹一桂(1686-1772)撰。邹一桂字小山,一字无褒。号让乡。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雍正五年(1727)进士,官至礼部侍郎。邹一桂善工笔花卉,此书即其论花卉画法。上卷首列“八法”、“四知”

  • 五经异义疏证

    三卷。清陈寿祺(1771-1834)撰。寿祺字恭甫,号左海,又号梅修,晚年自号隐屏山人,福建侯官(一说闽县,均今福州市)人,著名经学家。嘉庆四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记名御史。与张惠言、王引之、吴鼐、鲍

  • 凫藻集

    五卷。明高启(1336-1374)撰。高启,字季迪,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称“吴中四杰”。洪武初,召修《元史》,为翰林院国史编修。授户部右侍郎,

  • 皆非集

    二卷。附《校轩吟草》二卷。明万达甫(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万达甫,字仲章,号纯初,浙江鄞县(今宁波)人。都督佥事万表之子。生卒年不详。少袭世职,官至广东海防参将。万表虽为将家子,而笃好词翰。达甫承

  • 音学辨微

    一卷。清江永撰。这是一部说明等韵学名词及原理的著作。书中凡十一辨,并附以一论。要点如下:①辨平仄。平声为平,上去入为仄。平声平,仄声短。平声空,仄声实。平声如击钟鼓,仄声如击土木石。②辨四声。前人以“

  • 考工记图

    二卷。清戴震(1723-1777)撰,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县(今安徽屯溪)人。曾问学于江永,博闻强记,为清代杰出的经学家、算学家、小学家。乾隆三十八年(1773)奉诏充《四库全书》纂修官,四十年赐同进

  • 日讲易经解义

    十八卷。清牛钮等奉敕撰。康熙二十三年(1683)制序刊行。康熙于《易》喜朱熹之学,于是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体,参择诸家之说足以阐发《本义》者撰为此书,以为经筵讲读之用。其大旨在即阴阳往来刚柔进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