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会通

四书会通

十一卷。清吴楚椿撰。是书分《学庸会通》、《论语会通》、《孟子会通》。《学庸会通》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所刊,《论语会通》、《孟子会通》俱是抄本。卷首有楚椿自序。《大学》独有总论,其书荟萃群注,不标明某家某说,就每一章中为之疏解其意,联络其词,通隔显隐,委曲畅达。自序言看书之弊,患在执一。如朱子训释“道”字,对“率性”句则曰“各循其性之自然”,对“所以成物”则曰“道行于彼”,对“道之以政”则曰“犹引导也”,会此三注,“道”字始通。朱子训释“信”字,对“省身章”则曰“以实之谓信”,对“天道”则曰“循物无违为信”,对“劳民章”则曰“诚意交孚,本己之实心,而循物无违,以孚乎人心”,会此三注,“信”字始通。是书以“会通”为名,大旨可见。该书有乾隆四十六年(1781)刊本。

猜你喜欢

  • 夏小正

    ①四卷。清周梦龄(生卒年不详)辑注。周梦龄,字蕖庄,湖北黄陂(今湖北黄陂县北)人,乾隆间诸生。是书以宋傅崧卿《夏小正》注本为主,采诸家之说以补其讹阙,也分为春、夏、秋、冬四卷。所不同的是,其书经传分条

  • 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此书又名《中原音韵类编》、《北腔韵类》、《中州韵》,杨朝英简称为《韵编》,一卷。是元人卓从之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根据《中原音韵》改作的,成书较《中原音韵》晚二十七年。卓氏事迹不详,只知道他是燕山

  • 春秋实录

    十二卷。明邓来鸾撰。来鸾字绣青,宜黄(今江西宜黄)人。天启壬戌(1622)进士,官至武昌知府。该书专为科举应试而作,以胡安国《春秋传》为主;《左传》则只载有关经题的文字,凡与胡《传》不合的都予以删削。

  • 陈将军事实

    一卷。清末尹琳基撰。琳基,清末叶山东日照人,同治二年(1863)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该书记陈国瑞将军生平。国瑞在江苏、安徽、湖北、山东、湖南及直隶诸省与太平军作战,以军功升至总兵,曾于僧格林沁军营做

  • 周礼政要

    二卷。清孙诒让撰。此书前有光绪壬寅(1902)籀庼居士序(即自序),又有瞿廷韶序。此书自《朝仪》至《收教》,凡四十篇,体例是先列《周礼》经文与郑玄注于前,然后讲论与《周礼》相合的西方政制。此书主旨在于

  • 阿育王传

    七卷。西晋三藏法师安法钦(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译。阿育王是二千多年前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一位著名的君主,他能征贯战,统一了南亚次大陆,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阿育”是梵语(A’s

  • 味义根斋全书

    五种,十八卷。清谭沄(详见《禹贡章句》)撰。五种为《禹贡章句》四卷附《图说》一卷、《春秋日月考》四卷、《孟子辨证》二卷、《国语释地》三卷、《古今冬至表》四卷。《禹贡章句》综辑群书、参考众说,而成此书,

  • 经子法语

    二十四卷。南宋洪迈撰。洪迈生平事迹详见《史记法语》。洪迈兄弟并以词科起家,此书即摘取经书、子书新颖字句以备科举考试之用者。分《易经》一卷,《书经》二卷,《诗经》三卷,《周礼》二卷,《礼记》四卷,《仪礼

  • 童溪易传

    三十卷。宋王宗传撰。宗传字景孟,生卒年不详,宁德(今属福建)人。董真卿以为临安(今属浙江)人,误。朱彝尊《经义考》据书前有宁德林焞《序》,称与王宗传“生同方,学同学,同及辛丑第”语,断王氏为宁德人无疑

  • 易学真诠

    不分卷。清黄本溥撰。黄本溥字以行。湘乡人。此书前有自序。说明著此书的目的是“于易学之源流、河洛之精蕴、先后八卦之象数,慎思明辨,力求昭晰。俾学者豁然于天人合一之旨,致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故书中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