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

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

二十一卷。清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事迹见《南唐二主词校》辞条。此因唐五代词流传者少,遂辑录《南唐二主词》、温庭筠《金荃词》、皇甫松《檀栾子词》、韩偓《香奁词》、和凝《红叶稿》、韦庄《浣花词》、薛昭蕴《薛侍郎词》、牛峤《牛给事词》、牛希济《牛中丞词》、毛文锡《毛司徒词》、魏承班《魏太尉词》、尹鹗《尹参卿词》、李珣《琼瑶集》、顾口《顾太尉词》、鹿虔扆《鹿太保词》、欧阳炯《欧阳平章词》、毛熙震《毛秘监词》、阎选《阎处士词》、张泌《张舍人词》、孙光宪《孙中丞词》,共二十一家二十卷。又辑《南唐二主词补遗》一卷,附校记,则为二十一卷。其中仅《南唐二主词集》有所流传,国维依据南词本。其余皆以《花间》、《尊前》、《草堂诗余》、《全唐诗》、历代诗余诸书录出。惟《南唐二主词集》,与冯延巳《阳春集》,并为宋人所编,不知因何独去冯词。又《二主词校记》,本为国维早年之作,因已编入《晨风阁丛书》。今既汇为二十一家,则自温庭筠《金荃词》以下,似亦当撰校记,且彼此互见之词,亦未备著,是体例之未纯者。盖国维抄辑是书,原为籀读而已。然每集后跋,述其源流,颇有可取,间有论词之语,与其所撰《人间词话》旨趣相同,则无关得失。有《王忠悫公遗书》本。

猜你喜欢

  • 敦艮斋遗书

    十七卷。清徐润第(生卒年均不详。)撰。徐润第号广轩。五台(今山西雁门)人,官内阁中书。广轩博综群书,中岁即潜心易学,精通周易。著有《敦艮斋遗书》十七卷,深有得于周子主静之传,“溯其源于艮背,默契心融,

  • 续文选

    三十二卷。明汤绍祖(生卒年不详)编。汤绍祖字公孟,浙江海盐人。系东瓯王汤和后裔。此编成于万历三十年(1602)。采自唐及时诗文以续《昭明文选》之书。然所录止唐人、明人,无五代、宋、金、辽、元。明人只取

  • 孔氏杂说

    见《珩璜新论》。

  • 纂图方论脉诀集成

    四卷。不著撰人。此书系元刊本。书中杂采通真子、张洁古、云歧子、池大明、成无己、杜光庭诸家之说,为之作注。因脉附方,不加变通。书题为“纂图”,但并无图说。书无序跋,难考作者。可作为研究元代医籍刊本参考资

  • 攀古楼彝器款识

    二卷。清潘祖荫撰。潘祖荫(1830-1890),字伯寅,小字东镛,号郑盦,江苏吴县人。咸丰二年(1852)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潘氏留心金石文字,其所藏见于《攀古楼藏器目》者凡四百五十器

  • 瓶笙馆修箫谱

    清舒位(1765-1815)撰。舒位,字立人,号铁云,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代戏曲作家。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时年二十四岁。以后数次应试不第。曾随王朝梧先后在河间府与贵州为幕客多年。多才

  • 御龙子集

    七十七卷。明范守己(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生卒不详。范守己,字介儒,洧川(今河南长葛县境内)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按察司佥事。著有《郢垩集》、《肃皇外史》。此书以集为名,实则兼收其说部

  • 书义矜式

    六卷。元王充耘(详见《读书管见》)撰。元代科举取士,仍试经义,其作文程式有冒题、原题、讲题、结题,其中尚分细目。充耘既以《尚书》登第,乃于《尚书》摘取数题,各为程式,以示作文之标准,编为此书。其书类似

  • 淮海居士长短句校记

    一卷。清朱孝臧(1857-1931)撰。朱孝臧原名祖谋,字古微,号沤尹,又号疆村,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光绪进士,官礼部侍郎。词风近于吴文英。辛亥革命后多怀恋清室之作。有《疆村语业》。对辑校词籍用力甚

  • 榕坛问业

    十八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黄道周字幼平,一作幼玄,号石斋,漳浦(今属福建)人。天启进士,选庶吉士,散馆补编修,以终养归。崇祯时任右中允。南明时任礼部尚书。他对“性”、“情”等多有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