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辑说明解

周易辑说明解

四卷。旧本题宋冯椅(详见《厚斋易学》)撰。四库馆臣认为该书当为《厚斋易学》的别行伪本。其考证说:冯椅原书,《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此本卷数悬殊。这是不相合的第一点。又朱彝尊《经义考》引《中兴艺文志》云:“冯椅为《辑注》、《辑传》、《外传》,以程沙随、朱文公虽本古易为注,犹未及尽正孔传名义,乃改彖曰、象曰为赞曰,又改《系辞》上下为《说卦》上中,以《隋·经籍志》有《说卦》三篇也。”此本仍作“彖曰”、“象曰”,不作“赞曰”,《系辞传》也仍分上下,不作《说卦》上中。这是不相合的第二点。胡一桂《易本义》附录《纂疏》曰:“冯厚斋讲《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云:箕字蜀本作其字。此继统而当明扬之时之象,‘其’指大君。当明物之时而传之子,则其子亦为明夷矣。又谓文王作爻词,移置君象于上六,以初登于天、后入于地况明夷之主,六五在下而承之,明夷之主之子之象也。子继明夷之治,利在于贞,明不可以复夷也。后世以‘其’为‘箕’,遂傅会于文王与纣事,甚至以爻词为周公作而非文王,盖箕子之囚在文王羑里之后,方演《易》时,箕子之明未夷也。”此本解《明夷》“六五”、“上六”二爻,仍用旧说,未尝将“箕”字改为“其”字,这是不相合的第三点。况且《永乐大典》载录冯椅的书很齐全,有《辑注》、《辑传》之目,与《中兴艺文志》同;其议论,与胡氏之言同。又冯椅之书以古文改今文的很多,如“裳”作“常”、“读”作“黩”、“宠”作“龙”、“拯”作“承”等,皆本《说文》、《释文》诸家。又认为《履》、《否》诸卦旧脱卦名,应该增补;《姤》卦“勿用取”下衍“女”字;《渐》卦“渐之进”的“之”字为“渐”字之讹。凡此等等,该书都没有。该书各卦的讲解,多沿袭朱熹《本义》,与《永乐大典》所载全不相同。可见该书定为伪托,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猜你喜欢

  • 一贯问答

    一卷。清陈瑚(1613-1675)撰。瑚字言夏,号确庵,江苏太仓人。著有《圣学入门》、《蔚村解说》、《社学事宜》、《开江筑图书》、《菊窗随笔》、《荒政全书》、《周易传义参》、《讲学全规》、《求道录》、

  • 彬雅

    八卷。清墨庄撰。墨庄生平不详。是书虽以“雅”名,实非雅体,以偏旁笔画多寡分部,似乎文字书,原名《字林》,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刊。后刊入《益雅堂丛书》内,题名《彬雅》。

  • 春秋举例

    一卷。清庄存与(详见《八卦观象解》)撰。存与有《春秋正辞》十一卷,《春秋举例》附在后面,与之相辅而行。该书共十条,编为一卷,依次为:《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春秋》辞繁而不杀者正也;一事而

  • 玄中记

    一卷。晋郭璞(详见《尔雅注疏》)撰。又称《郭氏玄中记》、《元中记》。《隋志》、《唐志》无目,惟《崇文总目》、《通志·艺文略》收录,作一卷,未题撰人。南宋人罗苹在《路史发挥》卷一《论槃瓠之妄》中说:“《

  • 三刘家集

    一卷。宋刘涣、刘恕、刘羲仲撰。刘涣字凝之,筠州(今江西高安等地)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为颍上令。以太子中允致仕。刘恕为刘涣之子。著有《通鉴外纪》。刘羲仲为刘恕之子。著有《通鉴问疑》。刘涣祖孙父

  • 广顺州志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金台修,但明伦等纂。金台,安徽怀宁人。但明伦,邑绅,嘉庆二十四年(1819)翰林,官两淮运使,著有《但评蒲松龄聊斋志异》等。广顺自明万历中设县,向无志乘。康熙中州牧刘元轼始为

  • 句曲外史集

    三卷。《补遗》三卷。《集外诗》一卷。元张雨(1277-1348)撰。雨字伯雨,一字天雨,别号贞后子。钱塘(今属浙江)人。早年弃家为道士,往来于华阳、云右间。自称句曲外史。善诗句,工书翰。为虞集、杨维贞

  • 唐文粹补遗

    二十六卷。清郭麟(1767-1831)编。郭麟,字祥伯,号频伽,吴江(今属江苏)人,诸生,少富才华,号称神童,盛名传于江淮之间,著有《灵芬馆词》(已著录)等。前有作者自序,称宋代以后文体驳杂,“惟《文

  • 晚树楼诗稿

    四卷。清吴震方(约1694年前后在世)撰。吴震方,字青坛,浙江石门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罢归。著有《读书正音》、《岭南杂记》等。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南巡

  • 春秋正解体要

    二十一卷。清黄宗杰撰。宗杰,闽中(今福建省)人。该书辑录各家对《春秋》的解说,删烦就简,以存所谓“正解”。有清乾隆壬子(1792)撷云书屋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