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解注传义

周易解注传义

四十八卷。清彭申甫撰。彭申甫字丽崧。湖南长沙人。道光乙未(1835)举人,候选通判。书中对李氏集解、王氏易注、程氏易传、朱氏本义的原文全部采录,并把陆氏《经典释文》、孔氏《周易正义》及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及近代惠栋、张惠言、丁叙忠诸家易说中可佐证李王程朱四家学说的,也全部辑录,置于四家原文之后。间插己见,亦置于后。其上下经每卦下首列经文,次依列彖传、象传、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对所辑四家易说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辨正。书后附有《集说》二卷,《图说辨正》二卷。《图说辨正》搜集汉儒之卦气、卦变、爻表、纳甲及宋儒之河洛先天后天图,对其进行考证,评介。《集说》则收有通书、定性节、西铭郑氏易赞、王氏略例,陆德明、李鼎祚、陈抟、程颐、胡一桂、何孟春等著作的叙论。可谓旁搜远绍,包罗弘富。有光绪刊本。

猜你喜欢

  • 古三坟

    无卷数。明唐琳订。唐琳天启时新都(今四川新都县)人。其订本正文与其他本相同,圈点及眉批与他本有别。眉批采用刘辰翁八则,茅坤十二则,孙矿十则,凡三家。刘辰翁字会孟,号须溪,宋进士,曾任濂溪书院山长,著有

  • 神异记

    晋王浮撰。生卒年不详。王浮是个道士,约西晋惠帝时人,官祭酒,曾作《老子化胡经》以诬谤佛法。事见梁慧皎《高僧传·帛远传》。原书已佚,清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著录,未言卷数,亦不知亡于何时。《太平御览》

  • 陶韦合集

    十八卷。明凌濛初(1584?-1644)编。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稚成。乌程(今属浙江湖州市)人。少时不得志,专以刻书著作为事。崇祯四年(1631)以付贡选授上海县丞,后擢徐州判,因剿寇有功,授楚中

  • 筠轩清秘录

    三卷。旧本题明董其昌(详见《画禅室随笔》条)撰。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论玉、论古铜器、论法书、论名画、论石刻、论窑器、论晋汉印章、论砚、论异石、论珠宝十个子目,持论允当,颇中要旨,可为艺术鉴赏之指南

  • 诗所

    五十六卷。明臧懋循(生平见《唐诗所》条)编。临朐(今山东潍坊)冯惟讷曾辑上古至三代诸诗为《风雅广逸》,又增以汉、魏迄于陈、隋诸诗,总名为冯《古诗纪》。懋循是编,实据冯惟讷稿本。冯惟讷书以诗隶人,以人隶

  • 尚书古训

    六卷。朝鲜丁若镛(1762-1836年)撰。丁若镛字美庸,一字颂甫,号茶山,又号与犹堂,罗州人,官至承旨。丁若镛为朝鲜李朝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实学派的集大成者。丁若镛一生著述多达二百余卷,总名为《与

  • 眉庵集

    十二卷。明杨基(1326-1378?)撰。杨基,字孟载,号梅庵。其先世嘉州(今四川乐山),祖父官江左,迁居吴中(今江苏苏州)。始为张士诚记室。洪武初,起为河南荥阳县知县,历官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输

  • 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 三国志

    六十五卷。陈寿(233-297)撰。陈寿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市)人。陈寿撰《三国志》属私人著撰。因为他“少好学,师事谯周”(蜀国著名史学家)。陈寿在谯周影响下,对史学有兴趣,他

  • 春秋左传节解

    见《春秋左传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