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程朱传义折衷

周易程朱传义折衷

三十三卷。元赵采撰。赵采字德亮,号隆斋,潼川(今四川三合)人。生平不详,其书作于暮年。前有赵采《自序》,称孔子殁后,论易者各据己见,泥象数者流于诡怪,说义理者沦于空寂。至宋邵雍,推明伏羲、文王之卦画,而象数之学著;程子推衍孔子之意,而卦画之理明;朱熹作《本义》,厘正上下经十翼,而还其旧作,《启蒙》本邵雍之说而发先天。“故愚以为今时学者之读《易》,当由邵、程、朱三先生之说溯而上之,以会羲文周孔之心,庶几可与言易矣。然邵子无《易》解,其说仅见于《观物篇》。故愚是集,以程朱传义为主。”其书用注疏本,节录程子《易传》、朱子《本义》之说,益以语录诸书,列之于前,然后附以己见,即所谓折衷。程子《易传》不及《系辞》以下,所以赵采所注,也仅上下《经》。此书虽以程朱为宗,“间亦窃取先儒象数变互,以资发明”(自序),四库馆臣以为“尚颇存古义,非暖暖姝姝守一先生之言也。”但赵氏《易》说,影响不广,《宋元学案》竟无半字及之。顾炎武《日知录》批评胡广《周易大全》割裂《本义》以入程《传》,不知赵采及宋董楷之书尚在胡广之先。此书没有刻本传世,《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云振绮堂有精抄本,天一阁藏清陈氏运甓斋抄本,有陈劢跋。四库著录系吴玉墀家抄本,又收入《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猜你喜欢

  • 后六帖

    见《白孔六帖》。

  • 仁端录痘疹

    见《仁端录》。

  • 禹贡正义

    三卷。曹尔成撰。其生卒年不详。尔成字得忍。无锡(今属江苏省)人。清代学者。《禹贡正义》成于康熙十三年(1674)。该书多据蔡沈集传,间或出以己见。其说则有背于经文,且无所依据。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

  • 九华考异

    二卷。清陈蔚撰。陈蔚,著有《九华纪胜》(详见《九华纪胜》条)。《九华考异》道光元年(1821)自刻本,共二卷。兹篇致力考证,辨旧籍之误处甚多。如其辨杜牧之望少华诗,非望九华。又辨化城寺非明陈太后建。考

  • 七音略

    一卷。南宋郑樵编,收在他所著的《通志》内,故全称为《通志·七音略》。郑樵生平见“尔雅注”。《七音略》据郑樵序文说是参考《七音韵鉴》编成的,《七音韵鉴》的作者已无考,可能与《韵镜》同出一源。《七音略》与

  • 周易郑氏注

    二卷。清张惠言撰。张惠言于郑氏易多有研究,除本书外,还有《周易郑荀义》三卷。据其自序称:“归安丁教授小疋考订《周易郑注》为后定三卷,以繁属海宁陈方正仲鱼删之,然陈本又失之疏。嘉庆三年(1798)小疋见

  • 群经平议

    三十五卷。清俞樾撰。俞樾生平见“广雅释诂疏证拾遗”。在清末训诂之学衰微时期,能坚守壁垒,保持朴学作风,继续乾嘉大师余绪,作出贡献的学者,公推俞氏及孙诒让二公。俞氏著述宏富,总汇为《春在堂全书》,凡四百

  • 黄冈县志

    ①十卷,明茅瑞征修,吕元音、王同轨等纂。茅瑞征,字五芝,浙江归安县人,进士,官黄冈知县。吕元音,字节之,本县人,举人。王同轨,字行甫,本县人,贡生,官南太仆寺主簿。万历中叶,黄冈入版籍已有二百余年,县

  • 春秋比

    二卷。清郝懿行(详见《易说》)撰。该书撰成于嘉庆十四年己巳(1809),刺取《春秋》前后经文,分别部居。他以方苞《春秋比事》一书便于省记,删其繁复,订正舛误,以经证经,借以发挥经义。该书有清道光七年赵

  • 淮南子内篇评议

    四卷。清俞樾(1821-1906)撰。此为樾《诸子平议》第十三种。樾校《淮南子》,有些地方为臆测之注,未可尽信。但他征引《左传》、《管子》、《庄子》、《列子》、《文子》、《吕氏春秋》,及本书展转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