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吴桥县志

吴桥县志

①十卷。清任先觉修,杨萃纂。任先觉,字伊水,山西宁武人,顺治进士,曾任吴桥县知县。杨萃,吴桥县人,儒学生员。康熙九年(1670)任先觉任吴桥县知县后,“皇上允辅臣请,修一统志”。明万历创修的吴桥县志已散失,任先觉乃集邑人重新纂辑,历三月而书成。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分舆地、宫室、食货、官师、选举、人物、艺文、武备、王言、终志,共十志,六十八子目。此志卷首录明万历钱维礼创修吴桥志序跋各一篇,且详其门类。与其对照,此志实仍明志而成书。书中很混乱,如城池隶于疆域目,县治附宫室目,公署附学校目。武备志已附驻防,而官师中亦有驻防,则前后重复。王言志诰命封爵门中载妇女受封赠之人,恩荫门中载荫袭之官,本宜分隶职官及列女门中,仅以事出诰命即标王言一目,有乖体例。②十卷。清鹿廷瑄修,杨萃纂。鹿廷瑄,山东福山人,康熙进士,曾任吴桥县知县。杨萃,吴桥县人,儒学生员。此志实为康熙十二年任先觉志之增补。因距旧志成书不过七载,其间文物制度变化不大,故增补资料亦有限。其于宫室志增鹿廷瑄所建之预备仓,并附建修记一篇。碑文增范文忠公祭田碑记一文,官师志知县增任先觉、鹿廷瑄二人。典史增范作桢一人。教谕增郝化凤一人。训导增伊肃一人。人物志孝子增王性刚、孙守才二人。孝妇增张廷枢之妻丁氏一人。诸如此类。凡旧志之芜杂与疏漏之处,悉未改正。③十二卷。清倪昌燮、冯庆杨修,施崇礼等纂。倪昌燮字理卿,浙江归安县人。监生,同治十三年(1874)任吴桥知县。冯庆杨,字砚仲,福建闽县(今福州闽侯县)人。咸丰举人,澜阳书院掌教。施崇礼,字敬斋,浙江归安县人。监生,时任吴桥县典史。同治十二年(1873)官修《畿辅通志》,当时的县令石学阶因修文庙而未按上令重修县志。十三年(1874)倪昌燮接任吴桥县令后,遂设局修志,一年书成。光绪元年(1875)澜阳书院刻印。全书十二卷,七志:卷一舆地,卷二至卷四建置,卷五田赋,卷六官政,卷七至卷九人物,卷十杂志,卷十一至卷十二艺文。其沿革、职官、选举三类皆用表格,年经事纬,寻究方便。然其职官姓名多有遗漏,未能一一核查。建置志学校类列先贤姓名外,还详述陈设、礼器、乐章,似无必要。漕运、兵防二类仅寥寥数言,略充门类,则过于简略。

猜你喜欢

  • 采芝堂文集

    十六卷。明陈益祥(生卒年不详)著。陈益祥字履吉,候官(今属福建福州市)人。秀才出身,少有文名,擅长史学。曾与太守袁表,司理赵世显、民部林世吉等结成玉鸾社,又与孝廉徐之、兄弟陈荐夫等结为芝山社,后与宪副

  • 常评诗集

    一卷。明常伦(1493-1526)撰。常伦,字明卿,号楼居子。明代散曲家、诗人。沁水(今属山西)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除大理寺评事。多力善骑射,时驰马出郊,与侯家子弟侠少年较射。用考调判寿州,

  • 全像续廉明公案传

    见《新刻皇明诸司公案传》。

  • 钱警石年谱

    一卷。清钱应溥(1824-1902)撰。应溥字子密,浙江海盐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拔贡,官至军机大臣,工部尚书,为谱主之子。谱主钱泰吉(1791-1863),字辅宜,号警石,又号甘泉乡人,曾官

  • 转注假借意声事形释例

    三篇。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至高邮知州。著作尚有《圣武记》、《海国图志》、《诗古微》、《公羊古微》、《老子本义》等。是编本因撰辑《说文

  • 吾野诗集

    五卷。明黄克晦撰。黄克晦,字孔昭,号吾野,福建惠安人。生卒年不详。克晦少时善画,《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列之画家传中。其诗有《金陵游稿》、《匡庐集》、《北游草》、《金台诗》、《宛城集》、《五羊草》、《西山

  • 交泰录

    二种 四卷 明龙大有撰。龙大有,官河南按察使,事迹不详。《交泰录》一书是辑明人杨士奇的《三朝圣谕录》三卷和李东阳的《燕对录》一卷二种成书。龙大有以古今君臣相遇艰难,自周秦以迄唐宋,难有君臣相得,从容问

  • 楚辞集解

    正文八卷。《蒙引》二卷。《考异》一卷。《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皆作汪瑗《楚辞集解》十五卷,《好古堂书目》作《楚辞集解》附《蒙引》、《考异》七册。明汪瑗(?-1564)撰,侄仲弘补。汪瑗,字玉卿

  • 求志居经说

    二十四卷。清陈世熔撰。陈氏字大冶,号雪庐,怀宁人(今安徽安庆)。道光乙未(1835)进士,曾任甘肃古浪县知县。这本书以诗经说起,以次及之,许多说经的观点十分可取,如对《书经》中的古今文的问题提出的见解

  • 松崖医径

    二卷。明程玠(生卒年不详)撰。程玠,字文玉,号松崖,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成化甲辰(1484)进士,通九流医卜之学,著述较多,除此书外,另有《八门遁甲》、《眼科秘方》、《医论集粹》等书。此书卷上首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