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清松筠修,汪廷楷原辑,祁韵士重编。松筠详见《西藏图说》。汪廷楷,字武庵,曾入伊犁将军松筠幕,协修他志。祁韵士字鹤皋,又字楷庭,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性喜治史,于疆域、山川、形胜、古人爵
二十卷。清李果(1679-1751)撰。李果,字硕夫,一作实夫,号在亭,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李果家贫,刻苦力学,工文,尤擅长传纪文,文笔雅洁而整饬。著有《在亭丛稿》。是集凡二十卷,其中各体文十二卷,
一百一卷。清吴定璋(生卒年不详)编。吴定璋字友篁,吴县(今属江苏)人。此集为地方诗文总集。定璋遍搜历代生于太湖七十二峰间文人之作,得诗八十三卷,词二卷,赋三卷,文十三卷,共一百零一卷。所选之诗不叙时代
二卷。清李调元(详见《易古文》)撰。卷首有自序,称春秋时的职官名称见于《左传》者不一而足,于是在公余之暇,取《左传》温习,凡遇诸国官名,各分别抄录,并附载注疏之说于下,与《周官》参校。有国异而官名相同
一卷。宋刘过(1154-1206)撰。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太和(今安徽泰和)人,一说庐陵(今江西吉水)人,光宗、宁宗时,以诗游谒江湖间。与辛弃疾交游甚密,韩侂胄派他出使金,因泄密被逐,遂以贫困终生
一卷。清刘基定(1775-1860)撰。生平见《复园诗集》条,此文存一卷,含书后二首、序二首、跋一首、书五首、赠序一首、行状一首、志铭七首、墓表一首,共文二十首。篇简无多,寥寥可数。以文字论,刘基定文
六卷。明万尚烈撰。尚烈字思文,南昌(今江西南昌)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书前有万历三十九年(1611)作者自序。该书独尊《大学》、《中庸》古本,而诠解《论语》、《孟子》则常援引佛理,如用佛教因果轮回说
四卷。宋吴仁杰(生平详见《古周易论》)撰。书成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正值韩侂胄专权之时。自跋称:“以芗草为忠臣,莸草为小人”,可见其虽为释屈原作品中草木,但亦有所寄托。全书正文四卷,前三卷为芳
五百六十一种。清张潮(1650——?)编。张潮字山来,号心斋,安徽歙县人。曾任翰林苑孔目,能词,爱好文学,以刊刻丛书为世所称。辑有《虞初新志》,著有《心斋聊复集》等,此书初为张潮编,后有杨复吉等续辑,
八卷。撰者不详。卷一总考、卷二经、卷三史、卷四子、卷五集、卷六丛书、卷七补遗、卷八附录。附录《建阳县治书版考》、《建阳书坊书版考》,登列所刊各种书之名。有民国间福建通志抽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