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吉凶服名用篇

吉凶服名用篇

九卷。清孔广林撰。孔氏生平不详,著有《仪礼臆测》、《周官臆测》等。《吉凶服名用篇》系考据周代服制,兼论及秦汉以后服制的演变。孔广林认为:秦汉后服制与古有异,因之周朝的六服,汉儒已不能了解。故反复核对古经传,撰成此书。正文为八部分:第一为冠冕,第二为冕服,第三为裘服,第四为下服,第五为妇服,第六为凶服,第七为吉服用事,第八为凶服用事。秦及东汉服制与古异,及西汉明帝于永平二年(59)下诏采《礼记》、《尚书》,恢复上古衣制,从欧阳生之论,公卿以下服制从夏侯胜、夏侯建之说。然自汉以后迄于清、舆服又违离古制。该书涉猎群经,广征博引,搜录丰富,以类相从,条分缕析。是研究上古服制及服制演变不可多得的书籍,惜未列戎服,是一缺憾。传世有山东书局刊本。

猜你喜欢

  • 佩韦斋辑闻

    四卷。宋末元初俞德邻(生卒年不详)撰。俞德邻字宗大,号大迂山人,又作太玉山人,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徙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咸淳九年(1273)进士及第。宋亡不仕,隐居以终。隐居期间,遍读经史百家

  • 山阳录

    一卷。明陈贞慧撰。贞慧字定生,江苏宜兴人,诸生,侍郎于延之子。与侯方域、冒襄、方以智称四公子。著有《雪岑集》。山阳者用向秀闻笛语意。该书记父辈或同辈中有节操之士,他们或死国难,或死党狱,或死感愤,或死

  • 古画品录

    一卷,又称《古今画品》。南朝齐之谢赫(?-532)撰。姚最《续画品录》称谢赫工画人物,“不俟对看”,只需“一览”,便归室操笔,却能“目想毫发,皆无遗失”,在当时很被推崇和仿效。谢赫有《安期先生图》、《

  • 今韵三辨

    二卷。清孙同元撰。同元字与人,仁和(今杭州市)人。书名三辨者,训辨、字辨、诗辨也。训辨者,一字分列二三韵,训辨其意义之不同;字辨者,取形似之字辨其笔画错舛;诗辨者,取古今诗集,摘录诗句,辨其与今韵异同

  • 桤叟诗存

    一卷。《鸥影词抄》六卷。清言家驹撰。言家驹字应千,号桤叟,生卒年不详,江苏常熟人。诸生,官直隶清河、井陉等县知县。其人少喜为诗,意欲破前人之藩蓠,而自辟蹊径。《诗存》中如《秋怀》五古七首及《同治癸亥从

  • 道园学古录

    五十卷。元虞集(1272-1348)撰。集字伯生。崇仁(今属江西)人。从学于吴澄。累官至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文宗时受命与中书平章越世延等修《经世大典》。此集共四编:《在朝稿》二十卷,《应制稿》六卷,

  • 合肥县志

    ①二卷,明胡时化修,魏豫之等纂。胡时化,原名胡权,字龙汇,浙江余姚人,进士,明隆庆五年(1571)来任合肥县知县。魏豫之,合肥县儒学教谕。郡守张大忠,欲更新郡志,下檄诸邑,采撷故典。时合肥县知县胡时化

  • 春秋别典

    十五卷。明薛虞畿撰。书前自序称尝阅往牒,见春秋君臣往迹,不下千事,散见百家,皆三氏所未录。间或微掇其端,而未究其绪,存其半而不采其全。所以作者略仿《左传》之例,分十二公以统其世,稽三传人名以系其事。书

  • 存素堂诗初集

    二十四卷。《诗稿》一卷。《诗二集》八卷。《续集》一卷。清法式善(1752-1813)撰。法式善原名运昌,后改今名,字开文,号时帆,又号梧门,蒙古正黄旗人,柏山(今河南沁阳)人,姓乌尔济氏。乾隆四十五年

  • 楚辞贯

    一卷。清董国英(1729-?)撰。董国英,字逸伦,博川人。诸生,善诗文。据余莲序称有诗稿,不传,只传《楚辞贯》。此书成书于清嘉庆五年(1800),时董氏七十二岁。虽名《楚辞贯》,但只解《离骚》一篇。作